香港艺博新态度(图)——第七届香港国际古玩及艺术品博览会侧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随着全球经济重心从西方移向亚洲,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近年更是蓬勃发展,欧美画廊、古董商及艺术品经纪人等均蠢蠢欲动地想进入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位处亚洲的中心点的香港,再加上其对艺术品的出入口都没有管制等便利的条件,使得全球的艺术品商家们将其作为试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场所,甚至是进入中国内地艺术品市场的前沿跳板。面对如此境况,今年在香港举办的艺术博览会又做出了何种应对?在博览会的模式上又呈现了何种新的态度?


  香港艺博时代


  香港在亚洲艺术市场的地位向来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20世纪70、80年代开始全球两大艺术品拍卖公司佳士得和苏富比在港一直持续举行春秋两季的拍卖会,作为亚洲贸易往来重要枢纽的香港早已成为亚洲地区重要的艺术品交易中心及拍卖场所,不少收藏家、古董商、艺术品经纪人等均不时在香港停留。随着全球经济重心从西方移向亚洲,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蓬勃发展,不少欧美的画廊、古董商及艺术品经纪人也想打开他们的中国市场,不少欧美重要画廊如Gagosian Gallery、Ben Brown Fine Art和White Cube Gallery亦来港开店。2011年Art Basel入股Art HK艺术博览会,让市场憧憬香港成为重要的艺术品交易市场。同时香港政府着意创意产业,于2009年成立“创意香港”,推动本港创意经济并引入外资在港经营。西九龙文化艺术区正式启动兴建,续渐让香港从商贸转口港变成文化产业的交易和转口港。香港三个艺博会“香港国际艺术展”(Art HK,以下简称ArtHK)、“香港国际古玩及艺术品博览会”(Fine Art Asia,以下简称FAA)和“亚洲国际艺术古董展”(Asia International Arts & Antiques Fair,以下简称古董展),正在这些背景下成长,并全面覆盖从当代艺术到古董精品博览会市场。


  Art HK与古董展到在五月举行,刚好与佳士得春季拍卖时间一起。Fine Art Asia则在十月举行,也是特别挑选了苏富比秋季拍卖的时间。三个博览会中,以Art HK及FAA为最大规模,两者今年都分别有逾一百间参展商。另外,FAA同时销售中国古董和现代艺术,不免让人将之与Art HK相比。综观FAA过去七届发展,从2006年首届成立时只有数十间参展商,到今届超过一百间,并增加了来自欧美及日本古董艺术商,亦不乏销售当代和现代艺术的画廊参与,展现了一种古今艺术混合的艺博会。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时尚 vs 典雅=ART HK vs Fine Art Asia


  在创办之初,Art HK 和FAA两者皆被业界予以观望态度。因为当时香港古董业没有艺博文化,Art Basel代表千禧年后曾来港探路时,仍不看好香港艺术市场的潜力,Art HK创办者来自博览会专业而非艺术业界人士,所以两个艺博会当时被认为难于持续。最后各种外围市场因素,加上香港简单税制和专业的物流以及博览会服务等基本条件,让两个艺博会各就其位,各自精彩。今年五月的Art HK,不乏外国著名画廊和国际级艺术家如Damien Hirst、Rirkrit Tiravanija的作品,亦展出由美国普普艺术大师Jeff Koon设计外观的BMW房车的,符合近年知名艺术家参与高级品牌的设计或推广活动的潮流,突显时尚品味。有别于Art HK,FAA的展销内容属混合式,主力销售中国古董,副推现代艺术及艺术精品如珠宝、钻饰等。两个艺博又有意无意的分别以灰黑和白为场地主色,Art HK的白色会场上展示着色彩鲜艳的当代艺术品,FAA的灰黑色会场是灯火通明,反射着古董和玉器的润泽与钻饰的光彩。两个艺博会构成“时尚”与“典雅”的风格对比。


´,´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FAA独特品牌:古今混合


  虽然有批评认为FAA同时销售古今艺术和高级珠宝,流于混杂,但FAA坚持甄选高质素有声誉的参展商,构成多元典雅的艺博会性格。当中古、今、中、西艺术精品兼备正好与香港社会的文化交汇的特质相呼应。今年FAA的个性更见明显。首先是古董商由过去清一色是香港和大陆参展商,到今年有更多高质素的欧美参展商,他们除了销售中国古董的,亦有销售西方古董的,包括销售十七至十九世纪古典油画 的Hagemann Gallery、专营古董家具的Mallett 和艺术家具的 Geoffrey Dinner Gallery 等,这些欧美和台湾古董商都带来了高质量的青铜和文案古玩,真正刺激海内外藏家洽商。


  FAA的特展部份“Project Discovery”由不同画廊以“一画廊一艺术家”的个展方式推介新锐艺术家作品,成功为艺博会带来一新耳目。这个项目由香港的艺术顾问单位3812 Contemporary Art Projects 策划,形式不免像Art Basel的Art Statement。“Project Discovery”邀请了七间来自日本、中国的画廊参展,每间画廊只展出一位年青或新晋艺术家。在大阪经营起过廿年的日本画廊 Tezukayama Gallery展出的小松孝英的布本绘画,正是用上丙烯胶彩和金叶,以西方现代绘画技术结合传统日本画(Nihonga)的风格。Art Labor代理的婴野赋以中国传统工笔画风绘画各式小童造型和奇特姿态。他们的作品都有古今艺术风格相融的特色,为FAA古今混合的艺术精品,互相辉映的效果,构成独特的艺博风格。


  不过艺博会场内各式展区如古董、钻饰和现代艺术的分区应该透过鲜明的布置来突出各分区,藉以强化各区和特展“Project Discovery”的号召力,以及艺博会整体的品牌特色。如果将一众当代艺术画廊,包括代理华人当代艺术的万玉堂、代理香港艺术家的嘉图现代艺术、代理当代艺术家作品及版画的Fabrik Contemporary Art、代理日本艺术家的Gallery Kogure以及来自伦敦的亚洲现代艺术老牌大腕Michael Goedhuis等知名画廊更加集合一展区,可以更能突出其代理艺术品的特色。以古今风格结合的艺术品同时突出FAA的混合式艺博会特质。


  下一站:艺博会博物馆化


  经过七届的发展,FAA董事黑国强先生希望FAA的未来发展提出的艺博会博物馆化。这点从商业和文化角度皆有正面意义,值得深思。“博物馆化:旨在以不同于展销式的陈设来展示艺术品的细节内容和精致质量。董事黑先生旗下艺廊“研木得益”,将明朝黄花莉罗汉床解体并展示,突出罗汉床的卯榫结构及木材的完好,其实将西方博物馆式展示文化引入艺博会的展示模式。可惜请来的中国国家博物馆、香港艺术馆和水墨会只有纯粹展出作品。如果能发挥更多推广艺术的教育元素,与黑先生的展示方式配合,可以突出“博物馆化”的展示模式。


  全球当前的艺博会在营销战略上,已经不可以只谈展销内容,还需要更多周边活动,一方面是知识型消费模式下的推广策略,另方面是开拓未来收藏家,特别是年青收藏家。对年青收藏家而言,因为古董艺术涉及真伪识别和质量鉴定,不比收藏当代艺术容易,信息性活动于是不可少。参考Art HK,例如亚洲艺术文库提供专题讲座及放映会,Art Asia Pacific杂志邀请知名艺术家创作免费专号于博览会内派发。可见非盈利机构和杂志社的参展,正为这类信息性活动提供点子和承办者,为博览会推动公益,亦减少对非盈利的周边活动的负担。可以想象来届FAA艺博会上,除了特展部份,参展的艺术杂志可能会采取主动,以提供周边活动,如市场分析或专题座谈等项目,刺激交流之余,同时拓展新藏家和读者群。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