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华:推进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加强大遗址保护力度

在昨日下午举行的大遗址保护现场会暨大遗址保护荆州高峰论坛上。市委书记李新华作了《科学保护大遗址,全民共建惠民生》经验介绍。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大遗址作为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是城市发展的积极力量。2005年,楚纪南城古城大遗址保护纳入“十一五”国家首批36处大遗址保护项目库;2010年3月,国家文物局与湖北省政府签署了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框架协议,致力于建设我国南方大遗址保护示范区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文化中心。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跻身“十二五”全国大遗址保护五大片区。

科学保护是前提

建立大遗址保护新体系

“大遗址具有规模大、范围广、价值高和保存环境脆弱、保护难度大、要求高等特点。”市委书记李新华说,荆州遵循大遗址保护工作的客观规律,重点突出规范保护、全民保护和科学保护。

近年来,荆州编制了《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一系列重要规划,将市区划分为大遗址保护区、文教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不同的功能分区,并严格实施。

市、区两级把文物保护工作作为日常工作,在12个文物保护重点乡镇设立了文保所,村设立专职文保员等。其中重点古墓区建有护墓哨所115个,取得连续15年有封土的古墓葬无被盗既遂的成绩。

李新华介绍,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荆州采取传统方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式,共登录不可移动文物4077处,荆州蔡桥、江陵青山两处东周时间楚国大型宫殿遗址群,被省普查办推荐为“湖北十大文物普查新发现”、“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

2007年以来,荆州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支持,先后两次申报《八岭山古墓安全防范系统方案》,获得国家文物局原则同意,根据方案,对八岭山古墓系马冢等特大型古墓葬进行重点监控。荆州区川店镇文保所护墓员在全国率先将GPS运用到文物保护领域,现已实现该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4座大型土墓封土墓有效监控。

项目建设是抓手

保护大遗址迈开新步伐

李新华说,荆州根据《局、省共建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框架协议书》要求,策划编制了楚纪南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八岭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荆州古城墙保护维修与环境整治项目、荆州博物馆综合陈列馆规划建设项目、荆州文保中心科研大楼建设项目。

据了解,这六大项目共拆除各类建筑9万多平方米,清理场地13万平方米,征地1000多亩,拆除工业企业9家、经营户20多家,搬迁单位4个,安置职工300多人,搬迁并妥善安置农户60多户

依托全民共建

大遗址保护现新格局

荆州大遗址保护工作按照文物保护工作“五纳入”的要求,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全民共建”的大遗址保护建设模式。

李新华说,荆州报请省政府批准设立荆州楚纪南城大遗址保护区,同时挂“荆州海子湖生态文化旅游区”牌子,为荆州市政府派出机构;将市文物局升格为政府正处级机构,实行人、财、物独立运行的行政体制,增设了市文物考古勘查大队、行政、执法一体的文物行政体制;将八岭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八岭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整合。

荆州市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促进大遗址保护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颁布了《荆州古墓葬保护管理实施办法》等地方规范文件,有效预防了生产建设对文物本体及其建设控制地带内环境风貌的破坏。

同时,荆州积极探索多元化、多渠道的文化资产保护经费保障体系,积极争取自己,引导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先后筹措近10亿元,实施了护城河污水治理工程、城区拆违亮化工程、城内人口拆迁疏散工程。为推进大遗址保护六大项目建设,多方筹集调拨1.8亿元用于大遗址保护重点项目建设。

另外,荆州还坚持在报纸等媒体上开设专栏,为大遗址保护营造良好外围舆论环境。以国际古迹遗址日、国际博物馆日等为契机,举行鉴宝等活动。教育部门将“荆州大遗址保护相关内容”编入学校自编教材中,对学生进传统文化教育。

李新华称,荆州将克服“就保护而保护”和“只发展,不保护”的两个极端,坚持把大遗址保护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相结合,与市委、镇政府的中心工作相结合,与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相结合。通过努力,荆州的人居、生态、人文和投资等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实现了保护与利用、保护与建设、保护与发展的“多赢”。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