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门头沟启动潭柘寺等36项文物修复工程
作为文物大区,门头沟始终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修缮和保护。记者昨日从门头沟文化惠民专题座谈会上获悉,门头沟区已全面启动包括潭柘寺、戒台寺、妙峰山景区在内的36项文物修复工程,预计到2015年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修缮率达到100%。
门头沟区文化委主任闫洪亮介绍,门头沟区是文物大区,文物分布广、种类全、品位高。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保护单位10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77处,在册登记文物300余项,尤其是古村落文化资源丰富。
据悉,全区保存较完好的古村落约40个,有代表性的民居宅院数十套。为保护弥足珍贵的古村落,门头沟区制定完善《北京市门头沟区古村落保护办法》,进一步明确古村落认定、规划、保护以及开发利用等规定,加强保护性修缮等政策扶持,并设立专项工作组定期对古村落违章建筑、环境卫生等情况进行检查,严厉查处私搭乱建等破坏古村落原貌的行为。
同时,门头沟区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长城测绘调查、京西工业遗产调查,加强对文物的抢险修缮保护工作。市、区两级财政共投入一亿多元,先后对灵岳寺、琉璃厂商宅院、龙王观音禅林大殿、大魏武定三年刻石、牛角岭关城等20余处珍贵文物进行了修缮。
修缮中按照先级别高后等级低、先抢险后修缮、先近后远的原则,实施京西古道、爨底下灯场及戏台等一批文物抢险修缮工程,与北京旅游公司合作全面启动潭柘寺、戒台寺、妙峰山景区的36项文物修复工程,国家级、市级、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修缮率在2015年分别达到100%、90%和60%。
闫洪亮表示,门头沟区在今后推进旅游文化休闲产业中将更加注重与文化资源的结合。例如,依托潭柘寺、戒台寺等寺庙资源,积极发展传统文化体验、国学养心等文化旅游项目,打造古寺庙及遗址生态休闲度假组团;依托古村落、古道等历史文化资源,重点发展文化博览、山地运动、国家步道等文化旅游项目,打造古村与大型山岳休闲度假组团、古道与自然山水运动休闲组团。
戒台寺五百罗汉堂明年10月完成修缮
修缮亮点
(记者 李天际) 潭柘寺、戒台寺、妙峰山等一批文物古建的抢险修缮工程已经陆续开工,不少破损严重,甚至被毁的古建筑将得以修复,重新向游人开放。
戒台寺的“危房”――五百罗汉堂主体工程和外装修工程已经完工,预计明年5月份开始做油漆彩绘工作,明年10月份正式完成修缮。千佛阁遗址也已启动复建前的地基勘测工作,预计明年春天开工。抱塔松、卧龙松存在原有修复破损、树势明显衰弱等情况,急需进行复壮等抢救保护措施,修复方案已通过专家论证评审,正在执行中。
潭柘寺正在进行修缮的工程包括:观音殿身后大墙整体抢修、伽蓝殿修缮,以及十八罗汉画像保护、修复。据介绍,此画像为清中期作品,距今已有200年历史,属国家级保护文物,其中一幅画像破裂严重。目前,画像修复问题已经形成专家意见,现正联系有关专家进行模仿、复制等事宜。
妙峰山景区内,碧霞元君院(俗称“娘娘庙”)多处建筑屋顶存在糟朽脱落问题。修缮包括妙峰山寺庙(惠济祠)修缮、妙峰山寺庙(惠济祠)室外地面铺装,今年7月10日修缮工程竣工,明年将对碧霞元君院进行油漆彩绘。
据悉,今后启动的古建后续修缮主要集中在潭柘寺、戒台寺两寺,包括潭柘寺流杯亭加固及柱子油饰,方丈院过道房柱子防腐油饰,金刚延寿塔加固和防风化、松动处理。戒台寺牡丹院曾是清代恭亲王的住所,建筑精巧,但因年久失修,檐柱倾斜,大梁从中间开裂,屋面通裂,已列入修缮计划。此外,戒台寺钟亭四根柱子倾斜腐烂,有倒塌危险,现已停止对外开放,准备更新四根柱子。
修缮故事
施工材料全靠肩背手扛
(记者 李天际)始建于1773年的戒台寺五百罗汉堂,因年久失修成为危房,自1982年戒台寺对外开放至今未与游客见面。经过两年的施工,目前五百罗汉堂已经完成主体工程,明年有望对外开放。
戒台寺负责人邵喜国告诉记者,五百罗汉堂位于寺内较高的山坡上,从寺外的料场到施工现场没有道路,只有台阶,因此所有的建筑材料需要施工人员肩背手扛,一名施工人员背着100斤重的沙袋,一趟走下来需要20分钟,每天要往返十几次。大型木料轻的每根300斤,重的达到500多斤,无法人工运送,只好通过滑轮传送的方式,由山下的料场吊运到15米高的五大名松大道,再由施工人员用自制的手推车将木料运到五百罗汉堂。
此外,由于资金短缺,戒台寺景区和僧团通过募捐善款,筹集近1000万元,保证了罗汉堂主体建筑完工。
相关新闻
门头沟将建国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园
(记者 李天际)昨日,门头沟区投促局介绍,未来3至5年,门头沟棚户区将形成一个年接待旅游人次1000万、年销售收入过1000亿元、安排就业人口约2万人、国内唯一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
门头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先后整理出16类240项非遗项目。京西太平鼓、琉璃渠琉璃烧造技艺、妙峰山庙会3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京西幡乐等11项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还有6类27个项目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据介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总投资300亿元(一期投资约160亿元),目前已正式启动实施,该项目拟选址门头沟龙泉镇九龙山用地约354公顷,包括棚户区156公顷,门头口、岳家坡、天桥浮、三店四个行政村有条件建设用地198公顷,整个建设周期为3至5年,一期工程将于2013年完成。
根据总体规划,博览园将设置非遗国际贸易带、世界非遗会展交流带和非遗创意创新带,建设非遗展览馆、非遗演艺馆、世界非遗大会会址、非遗国家馆等具体项目。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