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市场:拐点将至?

  25日下午举行的香港淳浩秋拍中,2平方尺的赖少其书画超过30万元成交,普通的成扇也能拍出5万~6万元,令现场买家们议论纷纷:“市场根本看不到跌的苗头”;然而,在北京某大行的道光瓷专场中,不少拍品却多以底价成交,有行家透露:“去年专场中估价10万元的拍品至少被追高至50万元,今年估价10万元的顶多12万元就成交。”


  艺术品市场的确“瘦身”


  一名多年来专门从海外“淘宝”带回国内套现的行家告诉记者,今年春拍时他平均每件货可以赚到一两倍利润,在秋拍上却是有20%~30%的获利空间就尽快出手:“做我们这行,行情不好时就走量。资金周转最重要。”


  在近日北京某大拍卖行的道光瓷专场中,不少拍品均以估价成交。“去年的专场上,估价10万元的往往可以追高到50万元。”一名参与现场拍卖会的买家透露,秋拍中估价10万元的拍品,不少价格刚到12万元就被买走。


  价格的变化令整体市场看起来成交缩水。“艺术品市场的确是"瘦身"了”, 银通拍卖总经理陈俊明说,“但这恰恰证明了市场有"肥胖症"。” 他认为,“瘦身是去泡沫,很合理,但随着成交量的下降,或多或少会影响市场心态,市场价格有可能与此前持平甚至稍微下调。”


  岭南书画仍有行情空间


  不过,不是所有版块都会“被瘦身”。陈俊明说:“岭南书画从未"肥胖"过,何来瘦身?”他认为特别是高剑父、二苏二居的价格没有大涨过,还有很大空间。因此,在周末举行的银通秋拍中,拍品仍会以岭南书画为主打。陈俊明认为,除此以外,近现代的书画名家根本未有过行情,特别是晚清民国的海派书画值得关注。


  市场观察


  楼市也经历了从量跌价平到价量齐跌的过程,艺术品市场目前处于量跌价平,是否未来市场价格也会被不断萎缩的成交量拉低?市场拐点是否将在此时来到?


  新手或面临建仓机会


  “这次市场面临的调整将长达1~2年,但调整不是逆转性的拐点”,曾波强说,艺术品市场的周期为2~3年,这从近10年艺术品的市场历程可以看出端倪:2004年艺术品市场启动,2005年~2007年进入2年左右的调整期,其后井喷,2008年年底开始又进入为期一年的新调整期,2009年初重新升温,2010~2011年上半年市场激涨。


  “在这个过程里,大行家们并没有亏”,曾波强说。而螺旋式上涨的市场甚至带来了很多“暴富”的机会:2008年市场调整期期间,一名藏家从美国带回一只犀角杯,开价20多万元也无人接手,现在市场价格已可达120万元。


  “如果市场出现行家恐慌的现象,不但不买货,而且抛售,那证明市场出现拐点,但显然目前没有这种迹象”,北京匡时董事长董国强认为,对于刚入场的买家来说,现在甚至还是建仓机会。董国强说,现在股票市场没有反转迹象,对于秋拍是一个利好消息,证明市场资金没问题。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