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秋拍收官战 槌破寒意靠价实

  2011年金秋,各大拍卖公司正如火如荼的举办着形式各样的拍卖会,古典家具的价位亦是趁着拍卖之际呈现节节攀升的趋势。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嘉德2011秋拍中一件清乾隆紫檀雕西番莲‘庆寿’纹宝座”以5750万元高价拍出,点燃了今年秋拍季古典家具热的第一把火。但动辄千万元高价的家具,也使得很多意愿加入此行业的收藏家望而却步,这个现象在今年已经结束的古典家具拍卖会中显现出来。那么,到哪里才能买到物珍价美的古典家具,这无疑成为了每个家具收藏爱好者心里最想知道的答案。2011年11月25日,2011秋拍季最后一场古典家具收官战将在京城敲响,这场家具秋拍收官之战能否槌破寒意,给秋冬的古典家具投资再次点燃一把火,值得我们期待。


  超低估价有望打破“只观不买”现象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 黄花梨雕龙架子床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 黄花梨龙纹三围板式罗汉床


  在这场收官战中一件“清黄花梨雕龙架子床”起拍价仅358万,而在今年已结束的古典家具拍卖会上出现的类似此器的黄花梨螭龙纹六柱式架子床拍出了920万的高价,相信这样的拍品一出现,势必会引起一众买家的竞相争夺。此床为带门围子架子床,因有立柱六根,故又名“六柱床”。正面两块方形门围子及后、左、右三面长围子,都镂雕双龙戏珠纹饰,两面工,刀工娴熟快利。床顶安设承尘顶架,四周的挂檐则由短材攒接成拐子纹绦环板组件,匀称而有规律。此物是清代家具中形体高大而又综合了集中雕饰手法的一件,既福贵又灵透,风貌不凡,且保存完好。类似这样的拍品在各大拍卖场上价格一定是非常之高,所以“只观不买”的现象频频出现。另一件黄花梨龙纹三围板式罗汉床乃清朝之物,用料厚重,做工精细,起拍价仅156万元,而此物的实际价值远远高出此价,拍卖公司目的就是为了给藏家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低开高走,价高者得。


  首博展黄花梨估价合理受关注


  古典家具在经过了几百年的磨砺后,形成了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自然魅力—皮壳,这是岁月留下的风韵,是近现代家具无法赶超的。“明黄花梨炕桌”即是一个原汁原味的原来头家具,留余斋旧藏之物。此桌材美工巧,合榫合缝,硬朗中见柔和饱满。而此等器物的起拍价只有85万,现场人士的心弦定会再次拨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 黄花梨藤面三围板式双人椅


  “黄花梨藤面三围板式双人椅”,清中期之物。整器无论从正面或侧面看,线条都非常流畅简洁,充分体现了明式家具素来的简洁之美名。此物在北京首都博物馆“物得其宜—黄花梨文化展”参展时,就得到了各界人士的肯定,而拍卖公司专家给出了50万到88万的估价,届时展拍,现场如何反应,更加令人期待。


  清黄花梨“气死猫”立柜也是一例,此器物用海南黄花梨契合而成,古雅清逸,亦是2011年7月9日北京首都博物馆“物得其宜—黄花梨文化展”展品之一。在黄花梨古典家具中,极具代表性。这样的一件精美且具有重要收藏价值的重器,起拍价也并不高,120万,相比于同等材质,同等年份的同类器物价格远远低于它们。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明黄花梨镶瘿木小平头案


  “明黄花梨平头案”, 传世的明代圆腿平头案,皆以无可挑剔的完美比例,规范造型,堪称经典。此案面圆角相接,攒板心,刀子牙头挖出稍稍的垂肚状,圆腿带侧脚收分,装双横枨。此器形神具备,巧拙香几,正所谓:“巧而不拙,其巧必劳。使物自然,虽拙而巧”。起拍价288万。


  “清黄花梨四面平式方角柜”,该件方角柜柜身虽小,但榫卯结构依然严谨且符合法度;柜门和侧身、顶面皆采用四面平式样,攒框落槽,制作难度极高。整件小柜选用优良的降香黄花梨,此木材纹理细密美观,香气持久,坚固耐腐,是专做贵重家具和雕刻工艺品的上等材料。柜门采用一木对开的工艺制作,花纹对称华美,精致的铜合页锻造平整厚实,倍添古韵。小柜虽在造型上沿袭大型方角柜的工艺风格,但在细微之处略加变化,用途大变,在使用上起到了方便移动的作用,从高度上来看应该是置于桌案上使用,等级颇高。起拍价52万。


  南京正大2011秋第十五届“惊鸿照影”明清古典家具拍卖会,11月25日将在在京拉开帷幕。南京正大针对家具价格只增不减的情况,特请数位古典家具行业权威专家,对此次即将进行拍卖的326件拍品进行年份、材质、历史价值方面的全面综合评估,根据市场动向确定拍品价格,目的就是为了还原古典家具的真实价格,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以最优势的价格购买到心头好,从而让收藏真正的走入寻常百姓家。据悉,南京正大2011秋拍将于11月25至26日预展,11月27日进行拍卖,地点均在北京亚洲大酒店。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