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浦:双轮驱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高端腾飞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主题演讲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赵莎) 大家上午好!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一起讨论关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关于双轮驱动,感到非常好。

刚刚结束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是一个中华民族走向文化强国的重要行动纲领,全会突出的亮点和重大的贡献,是三个“第一次”。在党的90多年的历史上,第一次以全委会的形式专题讨论文化发展问题。第一次以《决定》的方式全面阐述了党和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第一次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并对这条道路的科学内涵作出了阐述。这是一篇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文化兴国的文化宣言,我觉得它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一征程中承前启后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六中全会的《决定》中特别明确提到这一点,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抓住一批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科技课题,加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设备,对我国的科技创新成果的转换,通过文化方式,二者高端融合,创造出新的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十二五”规划中又特别提出来,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又提出了要推进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用科学技术培育发展新型的文化产业。

在我们今天探讨文化创意产业,探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时候,我觉得首先要搞清楚文化创意产业是科技文化化、文化科技化二者相互融合的高端产业形态。我国跨越式发展的这种文化创意产业的道路,首先表现为数字化、信息化高新技术带动文化的产业化。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经济大国,这些年来在世界每一届革命的浪潮中,在数字化高新技术的支撑下,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日益减少。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我国数字化网络信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行业受到高科技的支撑,比方说3D技术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诸多方面和超越文化创意产业的诸多方面有着很大的推进。当代信息革命由过去的软件为王逐步走向硬件为王,这个意思是说,光有科技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走向创意为王,走向软件为王的新的发展阶段,也就是说技术是作为支撑,技术是十分重要的,然而我们还需要讲故事,我们还需要文化,我们还需要更深入地创造感动我们所有人的文化形态。《阿凡达》这种3D科幻的电影以高科技的方式席卷全球,引爆观众视听新狂潮,它给我们的启示也就是文化与科技的高端融合。

从另一方面来讲,从科技的角度来讲,我国的互联网信息传播业、高科技也正迫切的需要内容文化产业的支持和推动,这就为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提供了高端起步、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机遇。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在文化的领域,还要以文化带动其他相关行业来发展,我们还有二产、三产化的这样一个宏伟目标,以数字化等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里支撑,文化要反过来对高新科技所展开的整个领域进行文化的提升。以3D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在推进工业化、信息化方面,它也是一个推进剂。

从世界各国创意经济发展的数据来看,我们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属于高增长、高利润的新型产业,是升值空间大的潜力股。所以,近年来,我们看到我国的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增长速度每年都在21%以上,北京市也是这样,远高于GDP增长。2010年,我们看到全国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突破1.1万亿,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2.75%,一些省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超过地区生产总值5%,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北京、广东、江苏、山东四省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增加值均已突破千亿元,北京达到1700亿。这些都已经看到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高端产业,成为当代服务经济中的高端形态。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要调整,要从低端制造业走向高端制造业,从以制造业为主逐渐调整走向生产性服务业,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提升成为生活性、或者消费者性的服务业,也将会获得很大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高端形态,具有高附加值、具有高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又具有低碳、环保、生态发展的基本特征,具有创造就业岗位的优势。所以,它对于推动我国整个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和重组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对经济调整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是启动和满足内需的重要产业形态,在六中全会中,中央提出我们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个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满足人们更高水平的精神的、心理的、文化的、休闲的、娱乐等更丰富的需求。因此,在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4200美元的时候,从世界的经验来看,我国公民的文化需求在“十二五”期间应当有一个较大幅度甚至爆发性的增长。因为前两次在人均GDP达到一千美元和三千美元的时候,这样一种发展,这样一种爆发式增长,我们还没有看到。所以在人均GDP达到4200美元的时候,我想在现有的情况下,对于房价的抑制等等方面,会给我们创造更好的条件,我国人民进一步的文化消费将有爆发性的增长。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特别明确地提出了文化与科技高度融合的双轮驱动战略,这极大地推动了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升级换代和高端融合。也就是说,当文化创意产业要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转型,或者更高层次的高端产业的时候,实际上文化产业自身也要进行升级换代,也要在内部进行高端融合。

这里首先是文化的创意创新,全面地提升了北京文化经济、创意经济发展的质量、层次和水平。数字化高新科技的全面渗透、介入与支撑,也推进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走上更高的台阶。二者的高端融合,创造了1+1大于2的显著效应,北京对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我想,在我走过的一些国家来看,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世界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一个亚洲经典。

大家看到的这是我们3D在北京的发展,朝阳规划艺术馆的3D艺术创意博览会,这是他们创造的创新体验模式,国内首家3D体验中心。

为总体的文化产业,其中包括众多的次产业类别,它们是在产业发展的不同时期或不同阶段历史形成的。这些产业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如文化旅游业,以前的一些文化演出业、民族传统节庆,纪念品、工艺品的售卖等等。这是一种文化产业内部借助旅游业为龙头的文化旅游发展的特色文化产业,这种产业以我国西部云南省为代表,创造了新的奇迹,成为我国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第二个层次,是我们现在常态的文化产业。这种常态的文化产品主要是广播、电视、电影、新闻出版,包括我们新组建的演艺集团等等。这样一个层次,目前在我国以国有化为主,以拥有较多的垄断性资源为主,在整体发展上有着更大的资金支持的形态,目前从全国来看,占据主导性的位置,也就是说各地的广播集团、电影集团、电视集团、新闻出版集团、演出集团,是文化产业中的主流。

第三个层次,实际上是利用了现代高科技技术兴起的新型创意产业。包括了网络、信息、多媒体产业,还有动漫与网游,包括我们的广告和创意设计产业,现代会展业,包括我们新型的、休闲的、娱乐的这种现代产业形态。第三层次的产业形态主要以民营为主,或者以股份制为主,通过上市融资方式获得更高的产业形态,他们更多的考虑到或者了解到现代企业制度,懂得投融资的方式,懂得在现代企业制度下面推行包括法律、包括会计制度,包括现代管理制度在内的一种产业形态,适应国际的需求。像我们去年年底在纽交所上市的14家企业,一方面我们看到这些企业逐步向国际靠拢,另一方面也看到我们国家在文化创意企业中也存在着一些管理方面、法律等等方面的一些问题。

如何转换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式,从传统文化产业为主导高端新业态,改变过去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期的非经济、非市场的发展方式,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层次,从前产业的形态进入产业经济发展阶段,这就要把现代已经建立起来的经济领域的许多经验,科技发展中的管理经验和科技企业已经成功运用的一些经验,运用到我们的文化创意产业企业中。同时,有相当多的科技企业的人才,我们想应该大量进入到文化创意产业领域。

所以,我想在文化创意产业里,现在由数字化、信息化基础上产生的一系列新业态,像动漫、网游、互联网经济、数字设计、电子商务、网络电视台、手机电影、手机动漫、手机阅读、手机音乐等等,这一系列的壮大发展将推动传统的文化创意产业走向高端。像Facebook这样一个创意大鳄的发展过程成为国际上最大的新媒体给我们很多的启示,他目前的估值700亿美元,注册数达到7亿用户,流量方面超过谷歌,发展非常迅速。中国的人人网,作为一个校园网,也是发展非常迅速。还有像乔布斯的苹果,我们也看到这种高端产业形态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微博,有一个经典的词说你的粉丝超过了一百,你就好比是本内刊,你超过了十万,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了一亿,你就是CCTV了,所以微博也成为我们发展的一个很突出的亮点。优酷网在纽交所上市,也赢得了我国和全球业界的足够关注,因为有了高科技的数字化摄影的支持,才成为目前的这样一种高速发展的产业。还有中国创造的互联网新秀,像威客这种方式,也给我们开创了新的产业交融、产业交流的平台。

文化产业的这种升级换代,还离不开高科技的支持,离不开云计算的技术支持,云计算目前与新媒体的合作又形成了新型的云媒体。还有我们看到,这种高科技的技术和文化创意产业合作,还有物联网的兴起,物联网为创意产业的流通创造了新的模式。未来在高科技的引领之下,文化创意产业将很快地踏上更高的舞台。目前,在云计算技术未来物联网基础上,建设具有前瞻性的文化创意产品服务的软平台,建设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常设机构,并着力建设与地上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相配套的无国界、多语言、全球化的全球交易市场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大方向。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其中最大的我们看到,对于整个北京经济支撑中,在他的九大领域中,是软件、网络、计算机服务,这一项占到了37.6%,加上广告会展就达到将近一半。所以,高科技对北京经济的提升是事实如此。从这个意义来讲,创意产业确实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高端形态,根本理念是通过创新创意实现,通过科技支撑获得,最终我想,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和全国的文化创意产业都必将在这一过程中升级换代,焕发青春。谢谢大家!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