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举办2011年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会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1月12日,新疆文物考古所主办的“2011年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会”在明园石油宾馆举行,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领导、新疆社会科学院,自治区文博界同仁和有关地州及县(市)的文物同行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还特邀了陕西、宁夏、甘肃、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领导进行交流和指导。
   
  会议由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卫东主持,自治区文化厅党组成员、文物局局长盛春寿致开幕辞。
   
  自治区考古所副所长于志勇在总结报告中指出,2011年,自治区文物考古所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工作方针,积极配合“定居兴牧”水利工程建设和公路、铁路开发建设过程中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对全区7个地州25个县(市)“定居兴牧”水利工程建设涉及的27座水电站淹没区,实施了前期考古调查发掘,淹没区总计涉及古墓葬800多座、6处岩画,在资金尚未到位的情况下,考古所先后共组织了22支考古队伍,100多人次,无条件地参与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圆满完成了“定居兴牧”水利工程项目区的考古发掘,为自治区惠民工程的全面顺利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配合“定居兴牧”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的大规模考古发掘,涉及的古代文化遗存时间跨度大,遗存分布地域广。截止目前,调查发掘遗址面积数百平方米;调查发掘古墓葬1200余座,出土各类文物标本千余件(组),许多发现填补了区域考古的空白,为系统探索新疆史前考古文化的分布和编年,提供了重要资料,具有重要的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
    
  在认真完成考古调查发掘工作的同时,考古所合理安排业务骨干,加快考古资料的整理和基础研究,完成了一批考古科研成果。同时,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整理小组加快整理,普查成果集成丛书22本公开出版物、60余种内部资料也将集结出版。
  
  汇报会上,14位考古所工作人员就2011年度开展的考古发掘工作、文物保护修复、“三普”资料整理小组的编写出版工作一一进行了充分、详尽的演示汇报,全面展示了“定居兴牧”水利工程项目区考古发掘和考古科研、“三普”资料整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得到了来自陕西等西北五省一校的考古界专家的充分肯定和热情指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