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回暖

2002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呈现回暖迹象,海派书画大卖。

如果从1993年上海朵云轩首届中国书画拍卖会算起,艺术品拍卖市场已走过了十年历程。这十年中,书画拍卖市场大体上经历了由高至低——盘整徘徊——再度走高的曲线。而且从整体上看,自去年非典以来持续至今的第二波行情的力度,要远远大于十年前的第一波行情。

按照地域流派来分析,海派绘画出现了明显的提升行情,近两年还在京沪两地拍卖市场出现了一些海派书画艺术专场拍卖。海派画家的艺术特点,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能破格创新,流派自由,个性鲜明,世俗化强,雅俗共赏,特别是善于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因而在画坛自成一体。一般近现代书画拍卖专场中海派作品往往是唱主角。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海派绘画的规模大、范围广、亮点多。事实上海派绘画艺术因其过于商业性、世俗化的表现内容,过去曾备受诟病,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市场表现低迷,只是近几年来随着上海城市地位的不断提升,收藏者群体发生的新变化,海派绘画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其地位的重新认同促使其艺术市场有了良好的反应,市场价值得到理性的回归。近两年推出的海派书画专场拍卖成交平均都在八成以上。2002年上海敬华春拍会“海派书画艺术”专场还创造了100%的成交率。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海派现当代名家书画精品涨势如虹,买气十足,屡触天价,如刘旦宅的单件作品已突破百万元身价。目前海派现当代书画家单幅作品超百万元的,有吴湖帆、陆俨少、唐云、谢稚柳、林风眠等。

这种现象的背后,其实与长三角经济的迅速崛起有密切关系。海派画家大都是江浙籍人士,在艺术品拍卖市场最为活跃的南方军团,便是以浙江籍的民营企业家为主打,由于地缘、人缘的关系,他们更偏向于投资海派画家,近年来一些浙江籍海派画家的行情之所以出现异常波动,其原因正在于此。

从成交记录可以看出陆俨少、吴湖帆、吴昌硕、任熊、任伯年、谢稚柳等画家,平均单尺成交价超过2万元,成为第一梯队。紧随其后的陆抑非、刘旦宅、唐云、程十发、江寒汀等,平均单尺成交价超过1万元,成为第二梯队。当然,即使是第二梯队以外画家的精品力作,只要是符合真、精、新、绝的原则,也不排斥会有第一梯队的行情。如上海朵云轩2003 年秋拍会推出的近代倪田摹任熊大梅诗意册120开设色纸本(26.5×32.5cm),估价为45万-85万元,成交价高达880万元。上海敬华今年春拍会推出的“海派书画艺术”专场,其中陶冷月仅一尺大的《柳夜孤舟》镜心,堪称融贯中西绘画技法之杰作,估价2.8万-3.8万元,结果成交价达8.14万元,刷新了画家单尺拍卖成交最高纪录……第二波行情中涨幅较高的,第一梯队有吴湖帆、吴昌硕、陆俨少、谢稚柳等;第二梯队则有刘旦宅等;贺天健、陶冷月、袁松年、韩敏、吴青霞、吴琴木、钱瘦铁、应野平、关良、陈佩秋、谢之光、郑午昌、郑慕康、张大壮等行情后市还可看高一线,精品上升空间巨大。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