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作人《金色的海洋》流拍
新浪收藏讯 2011年11月16日下午,中国嘉德“二十世纪中国早期油画”在北京国际饭店举槌。吴作人《金色的海洋》从1200万开拍,到1700万后无人加价,最终流拍,该拍品的此前估价为2000万~3000万。
作品简介:
此幅《金色的海洋》创作完成于1956年,尺幅巨(138×235cm),着录繁多,为吴作人50至60年代一幅难得的重要巨制。作品描绘了一望无垠的麦 田,热烈的金黄色麦田与蔚蓝天空中翻卷的云朵形成鲜明的冷暖对比,具有动感的白云争相飘往画面的右上方,从而在视觉上拓宽了整幅画面的空间感。金色的麦浪随风摇曳,与蓝天白云形成了动静结合的景象,相得益彰。整幅画作被分为两部分,近处的山坡点缀着熟绿色的树林,而延展到远方的树木则在画家的笔下化为了一 抹青绿色,与蓝天、麦浪融为一处。还是在远方,收割机和卡车带着劳作的人们与收获的粮食缓缓进入观者的视线,右下角的土地和车辙更说明了人与大自然在不同时代的关系,通过画面可以充分感受到画家在时间、空间、色彩等处理手法上的娴熟与韵律。
此幅《金色的海洋》不但表达了季节的特征,也传达了画家看 到丰收景象时的喜悦之情。我们仿佛可以感受到吴作人奔赴全国各地,当看到祖国山山水水时难以言表的喜悦心情。他的风格不同于列维坦笔下深沉凝重甚至是有些悲怆的诉说,而是体现出一种民族气派的个人风格。他在1957年谈到艺术风格时曾说过:“风格是画家自己的面貌,既不故弄虚玄,忽此忽彼;也不取泥古不 化,套袭仿效。”后来老艺术家钟涵评价道“吴作人的现实主义不是我们接受得最多的法、俄19世纪现实主义画派原来意义上的东西,而是贯注着中国民族美学观念的现实主义。”
“日上三危射九重,长林萧瑟动金风,云杳磬咽喑精舍,幢劫经残绝密宫。千载神工依断壁,万龛变相没秋蓬,历朝失道启边寇,欲罢丹 青试引弓。”在1943年9月吴作人写下了这首《访莫高窟》的诗词,而当时远赴成都、兰州、西宁、敦煌莫高窟等地旅行写生、临摹古代壁画的他也许并没有想到自己今后在中国画坛上的地位与成就,他被誉为是继徐悲鸿之后最具成就的融贯中西的现实主义画家,而《金色的海洋》也是其建国后风格成熟时期的重要代表作 之一。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