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秘密在长沙市博揭开
红网长沙11月16日讯(潇湘晨报(微博)滚动新闻记者 徐海瑞 通讯员 李月文 )对于长沙市民而言,“景泰蓝”这个名字,可能大多只在叶圣陶《景泰蓝的制作》一文中见识过。
这一次,长沙市民可以大饱眼福了。从昨日起至11月26日,38件景泰蓝作品将在长沙市博物馆免费展览。这些展品出自3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之手。在展览现场,大师还将演示景泰蓝的制作工序。
|现场看什么|38件景泰蓝珍品集体亮相
“一天下午,我们去参观北京市手工业公司实验工厂。粗略地看了景泰蓝的制作过程。景泰蓝是多数人喜爱的手工艺品,现在把它的制作过程说一下。”1955年,作家叶圣陶在一番参观后,留下名作《景泰蓝的制作》,并在后来选入《语文》课本。
昨天下午,望城区黄金镇中心小学的语文老师李娜带着学生走进长沙市博物馆,开始了一趟叶圣陶先生的参观经历。第一次看到华贵雍容的景泰蓝作品,李娜颇有些激动,“景泰蓝是什么,我只在中学课本上了解过,现在看起来倒像个瓷器,真好看!”
在展柜前,听到作品《罍》的收藏价值高达10万元,李娜不禁连连咋舌,“这看着像瓷器的东西这么值钱?”从北京赶来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钟连盛微笑着为她解疑,“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历史上称其为珐琅器。它的制作既运用了青铜和瓷器工艺,又融入传统手工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在展出作品中,由已逝大师钱美华设计制作的《盖碗形瓶》备受关注。这尊高31厘米的景泰蓝作品,装饰纹样以蝙蝠、白鹤、寿桃组成吉祥图案,主体部分用回纹开光,光内团型白鹤口衔寿桃,寓意长寿、富足。钟连盛介绍,钱美华被誉为“中国景泰蓝第一人”,《盖碗形瓶》是她的代表作之一,此外她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金杯奖的作品《周期罍》也在本次展览上亮相。
除钱美华外,钟连盛、张同禄的多件作品也同时展出,展品总数达38件。
|景泰蓝的秘密|优质作品表面平滑而细腻
钟连盛介绍,此次展出的30件展品,每件作品均绝版制作60件,其中3件定向供给长沙藏家。
说到如何收藏、鉴别景泰蓝作品的优劣,钟连盛建议,首先要看外观,“优质的景泰蓝作品表面应该是平滑而细腻的,如果摸起来有凸凹感,说明打磨不过关或者本身有杂质。景泰蓝制品胎体用料十分昂贵,伪造者往往出于节省成本的目的,采用很薄的铜胎,容易出现凹陷和凸起。”另外,钟连盛说,优秀的景泰蓝作品图案精美,花纹间隔均匀,疏密得当,颜料也是优质的矿物颜料。
|制作过程揭秘|现场演示3道工序,花了40分钟
正如叶圣陶在《景泰蓝的制作》中所言,景泰蓝制作共需108道工序。“目前国内懂得这门工艺的人不过几百人。”钟连盛告诉记者,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等单位主办的本次展览,旨在让更多人了解景泰蓝工艺。
在展览现场,钟连盛带来了部分材料和工具为观众现场演示景泰蓝的制作过程。“首先要做好铜胎,这是作品的基本造型,要用紫铜来做,不能用黄铜,因为紫铜较柔软。”接下来,钟连盛拿出一把特制的镊子,将手中的铜丝折弯,再折弯,一会儿功夫,便成为一朵花的造型,“这是掐丝,要把它贴在铜胎上,然后再用火烧,点蓝、镀金……”钟连盛边做边讲解,用了大约40分钟时间,演示了做胎、掐丝和点蓝三道工序。“全部工序有108道,平均要4个月才能做成一件景泰蓝。”钟连盛说。
|征集|想学制作景泰蓝的快报名
叶圣陶的《景泰蓝的制作》详细介绍了景泰蓝制作过程,看着这些工序,想不想动手试一试?想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景泰蓝的制作》一文的老师,想不想带领学生来场体验式教学?
主办方表示,此次展览期间,如果你想学习景泰蓝制作工序,或你所在的班级想在展厅现场教学《景泰蓝的制作》一文,可在展览期间发微博@潇湘晨报或拨打本报热线0731-85571188报名。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长沙市博物馆将为报名班级安排授课时间。
|名词解释|
景泰蓝:一种瓷铜结合的工艺品,制造历史可追溯到元朝,明代景泰年间最为盛行,因当时多用蓝色,故名景泰蓝。它是明清宫中的装饰艺术品,被誉为中华国粹。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