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廊二代:新时期画廊的掌舵者(图)
画廊二代们
特殊运作机制造就了“画廊二代”
画廊最早期起源于16世纪,当时西方贵族将搜集到的美术作品陈列于府邸的回廊。19世纪以后,画廊指观众鉴赏美术作品的公开陈列场所,与美术馆性质基本相同。随着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艺术商品化趋势加强,以专营美术品为业的画商也应运而生。
画廊拥有相对独特的运作机制,人脉和艺术家资源是各个画廊争夺的焦点,艺术家名单和客户名单以及经营的手法都是秘密,家族企业成为了画廊普遍采用的形式,“传内不传外”也就成为画廊业界普遍的生态,随着画廊业主的逐步退出,画廊主的子女开始逐步介入画廊,在艺术市场中形成了一个新的群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画廊二代”。
大未来画廊的林天民、林岱蔚父子
亚洲艺术中心的李敦朗、李宜林父子
台湾画廊二代开始接班 大陆尚未开始
台湾画廊产业大约崛起于1970年代,得益于1965-1974所谓的“黄金十年”,这十年平均经济成长都超过10%。到目前为止,台湾的画廊已经经过了40多年的发展历程,经历过亚洲四小龙时代,也曾经经历过亚洲金融危机,台湾画廊体系逐渐成熟;另一方面画廊初创者由于年事已高,开始逐步退居幕后,艺二代开始逐渐接手画廊的经营。目前,台湾目前已经进入第二代经营的画廊有十多家,包括大未来、亚洲艺术中心、索卡、金士发、现代、首都、印象、悠闲、八大、旻谷、大趋势画廊等等。
相比台湾画廊二代接手画廊的现象,大陆画廊二代经营现象尚未显现,主要是因为中国画廊的历史很短,大概在90年代开始出现,而2000年之后随着艺术市场的兴起,大量的画廊也随之诞生,目前中国画廊基本上还处在初创阶段,画廊主的年龄基本上在40岁或更小,这也就没有所谓的画廊二代的现象。
拥有留学背景、高学历的画廊二代
相对于画廊创始者,艺二代都是经过父辈们的刻意栽培,不但从小带在身边亲自调教,并纷纷送到欧洲、美加、澳洲等先进国家深造,他们不只学习外语、艺术史、艺术行政等专业,而且还扩及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等,如耿桂英的女儿吴悦宇,6月就到了美国,在美国学习,熟悉美国人的沟通方式;八大画廊的许咏涵是许东荣的女儿,当初学的是市场专业;印象画廊的欧贤政也是前几年把侄子欧士豪和欧士华两兄弟带到画廊,这两兄弟都毕业于商学院;李宜霖和李宜勋兄弟是2003 年加入父亲李敦朗一手创立的亚洲艺术中心,他们学的是经济专业;林岱是大未来林天明的儿子,他大学的专业就是艺术,之后到英国学习工业设计;索卡艺术中心的萧博中,毕业于美国约汉霍普金斯。
父辈对于艺二代们的培养是非常重视的,这是使得他们具备了相当专业的技能和国际化视角,再加上前辈传承下来的经营手法、人脉及资金等累积,艺二代们拥有外人望尘莫及的强大优势。
画廊二代面临比父辈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
2001年,北京索卡艺术中心成立,成为第一家进驻大陆的台湾画廊,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看到大陆的艺术市场持续升温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渐加大,持观望态度的台湾画廊纷纷开始出动,将“战场”转移到大陆,在2006一年内在北京新开设的台湾画廊就达10家,而且大多是如大未来画廊等在台湾颇具实力的艺术机构。
随着台湾画廊开始涉足大陆艺术市场,艺二代们频频出现在北京、上海等地,大陆似乎成为艺二代们的练兵场,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大陆。虽然目前大陆画廊起步晚、发展程度低,但随着近几年大陆艺术市场的快速发展,画廊在运作机制、选择标准等方面也得到了大幅提高;同时大陆在数量上的庞大优势,使得画廊业的竞争更趋激烈,这是艺二代在接手画廊之后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