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根海姆悬挂展示卡特兰作品
2011年11月3日,去往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参加莫瑞吉奥-卡特兰回顾展“All全部”或许有望缓和一下日复一日逐渐乏味的生活,这位来自意大利的艺术家是一位备受爱戴的“精灵”,每当他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做时,总能带给人惊奇。不过虽然身处在早已习惯了意大利艺术的纽约,但这个展览现场现身的观众一半以上还是说意大利语的,古根海姆本次展览无疑是旅居纽约的意大利人中的大派对。
“我们爱死卡特兰了。”现场一位意大利籍女士说道,并一面要求摄影师取景卡特兰的作品进行合影。这次的展览也出奇得有意思,几乎卡特兰的毕生之作都集中到一起,以卡特兰式的悬挂用绳子捆绑和脚手架连接进行展出。
回观卡特兰的创作历程,会发现“悬挂”这种方式一直贯穿其中。2004年,他创作了代表性的作品《无题(在树上吊死的孩子)》,三位真人大小的栩栩如生的儿童模型悬挂在位于米兰五月二十四广场的一棵树上,现在这件装置重现于古根海姆也仍然令人深感不安,但稍许削弱了那种精神错乱的感觉。
置身现场,参观者们得伸长了脖子来一一审视这位大师多年来辛勤创作的成果,在古根海姆的中庭,这些作品微微摇晃。整个回顾展没有一件作品是固定在博物馆墙面上的,甚至卡特兰的摄影和版画都是挂着的,但每件作品之间又保持着观者能够接受的间距。
虽然作品这么不牢靠的展出,展览却回避了严密的监视,似乎在嘲弄任何一种严肃的注视。事实上,参观者长时间细致观察任何一件作品都最终会被一件创于2003年的“无题”作品弄得分心,一件电动机制作的玩具男孩模型在玩具鼓。
可以这么说,对艺术界、对艺术史以及整个文化的大不敬是这场名为“全部”的回顾展的突出特征。他的作品不仅嘲笑艺术而且嘲笑艺术家自身,有时也把艺术史作为搞笑的对象,从而挑战许多约定俗成的观念,包括美术馆展览系统的机制。这种敏感性最为突出的体现就是卡特兰恶作剧式的雕塑“他”,这件作品置于所有悬挂的作品的顶端,阿道夫-希特勒屈膝站立,他的眼睛和表情表露一种乞求的姿势,他的整个体型被缩小到类似于矮人族霍华特那般大小。
而最贴近地面的作品可以说是卡特兰最为著名的雕塑了,即是饱受争议的“第九小时”,蜡和树脂制作的教皇保罗二世雕塑被一块从天而降的陨石击倒在地,作品以一种难以言状愤怒和傲慢的焦虑打破了他的神圣。这件作品绝对值得仔细观看,很难得的机会可以一睹教皇被来自外太空的神奇讯号给击倒后脸上自然流露的情绪。某种程度上看来,这正是“全部ALL"展的一种隐喻的说法,打造出了一种不可思议且难以言说的意境。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