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幅实测中国古代航海总图亮相
读书月重点活动第五届深圳海洋文化论坛昨举行 该航海图为牛津大学最新发现 专家表示其意义不亚于《郑和航海图》
本报讯 (记者 廖嘉明 摄影报道)昨日上午,读书月重点活动第五届深圳海洋文化论坛举行。
论坛展出了英国牛津大学最新发现的尘封几百年的中国明代航海图,因兼备东西方古代航海图的绘制技术,专家认为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第一例实测的中国古代航海总图,中国第一幅明确绘出澎、台准确位置与基本图形的海图。
历史:尘封数百年被发现
论坛上展出了的这幅牛津大学博德立安图书馆授权复制的绢本彩绘明代古地图,纵158cm横96cm,英文名为《雪尔登中国地图》,被认为绘制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原图收藏于牛津大学博德立安图书馆,据牛津大学博德立安图书馆中国文献馆的馆长大卫介绍,该图由牛津大学的东方学家约翰·雪尔登先生捐赠的。
作为当时著名的律师,雪尔登在英国议会中负责海外贸易事物,约在1654年,雪尔登从英国东印度公司收得此图,并在1659年捐赠于牛津大学图书馆,图上带有的拉丁文注音,大卫介绍,是当年比利时传教士柏应理的学生,青年修士沈福宗在1687年访问英国时与牛津的东方学家托玛思·海德共同标注的。
然而,这幅航海图却从此在尘封的档案馆里沉睡了几百年。直到2008年,博德立安图书馆整理藏品时,再度被出现。经过长久的修复,10月1日在该馆“珍宝展”上,《雪尔登中国地图》首次公开展出,展期两个月。
意义:不亚于《郑和航海图》
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钱江博士认为,“这表示这是一幅反映明朝中叶福建海上贸易活动的航海图,而非一幅普通的明朝地图,该海图中所有的航线都是由漳泉二州出发,或东洋或西洋,东南最远及香料群岛马鲁古,西边最远到印度西岸卡里卡特,其实用性及其远洋航海的意义,都不亚于1620年的《郑和航海图》。”
根据牛津大学的说明,“图可以追溯到晚明时期,它显示了中国、韩国、日本、菲律宾、印尼、东南亚和印度的一部分地区。地图显示了由泉州港出发的整个地区的航线。这张地图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中国地图中最早的,不仅显示航线,而且将中国描绘成东亚和东南亚的一部分,而不是世界中心的地图。”据了解,牛津大学正在筹备此图的专题研讨会。
创两个最早
首幅同时绘有指南针和比率尺的古代航海总图
记者从图中看到,这幅《雪尔登中国地图》不仅绘有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陆地与海洋概貌,特别的是在上方,绘有二十四方位罗盘图,并清楚标注了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八个主要方面。特别地,在罗盘图下方画了一把尺子,是一把1尺=10寸的中国量尺。
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光圻认为,这是迄今可以看到的第一幅中国古代专用性航海总图。“到目前为止,在保存至今的中国古代航海图中,尚未发现一幅真正具有航海总图性质的古航海图,著名的《郑和航海图》主要属于中国远洋近海航行图。”孙光圻说。
最早明确绘出澎湖列岛位置的中国古代海图
在地图上,记者看到,在泉州的东南部明确绘出了澎湖列岛的圆形,并标注为“彭”。“在澎湖之东,准确地绘出了台湾本岛,并以明代初期台湾的古地名‘北港’和‘加里林’标注出来。这种标注也是此前从没见过的。”海洋学者梁二平说。因此,他认为《雪尔登中国地图》可以被认为最早明确绘出澎湖列岛与台湾岛位置的中国古代海图。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