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仲谦款三顾茅庐笔筒欣赏
濮仲谦,金陵人,名濮澄,字仲谦,生于明万历十年。与濮澄相交甚深的张岱在他所著《陶庵梦忆》中说仲谦“貌若无能而巧夺天工焉。其竹器一帚一刷,竹寸耳,勾勒数刀,价以两计。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竹之盘根错节,以不事刀斧为奇,经其手略刮而遂得重价。”但是,其传世之作的雕刻风格鲜有与前人记载相侔者。
四川博物馆藏的一件濮仲谦款三顾茅庐笔筒,以精湛的立雕、透雕技法,把脍炙人口的刘备三顾茅庐故事重现于一件笔筒之上。笔筒直径12.8厘米,高14厘米。茅庐内,诸葛亮倚桌假寐,桌上一书翻开,似为诸葛亮看书倦了而眠,表现了诸葛亮身居茅庐而心系天下三分事的胸怀。桌后一床,床侧一童持蒲扇,似为诸葛亮扇凉。刘备立于床侧,静候诸葛,状极谦恭,求贤若渴的样子。茅庐外关云长对刘备受诸葛亮冷落而扼腕,张飞怒目相向,手握剑柄,恨不得将诸葛亮揪将出来一刀两断。二随从一牵马,一立于马侧,其状颇不耐烦。画面以极为细致的刀法,刻画出人物的不同表情,展示其不同的个人性格,人物栩栩如生。画面中苍松挺拔,松针攒簇,绝无苟施之刀。末有阴刻行书“吴趋唐寅于桃花庵”,下有篆书阳文“仲谦”印款。
清宫旧藏有仲谦浅浮雕花卉小笔筒,乾隆皇帝极为喜爱,曾为此赋诗赞誉说:“疏花几朵瘦梅巷,扑鼻依稀递暗香……。”“疏花几朵”与“以不事刀斧为奇”的记载相符,可见该笔筒的雕刻风格与濮仲谦的雕刻风格大相径庭,可以肯定,该笔筒的作者绝非濮仲谦,而是后人借濮氏名头所作,但是其极高的艺术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就其深雕刀法而论,可能是清前期雕竹艺人的作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