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博物馆镇馆之宝:明石湾窑鳌鱼

  石湾窑鳌鱼,是明万历年间佛山霍韬祠堂的脊饰两端的装饰物,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一级文物,是广州博物馆(微博)的镇馆宝物之一。

  文物分头、身两部分,接口处为子母口下巴着地,尾巴上翘,头部似狮子,张口露齿,突眼弯角,身体浑圆,遍体鱼鳞,通体施黄、绿、紫三色,色彩斑斓,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产地为佛山石湾窑,是明清岭南地区著名的陶瓷窑口,产品自清中叶以来畅销国内外,甚至东南亚的泰国、缅甸、越南、新加坡等国的庙宇建筑,多采用石湾窑的瓦脊作建筑装饰。清代著名诗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一书中说“石湾之陶遍二广,旁及海外之国。”这件明石湾窑鳌鱼色彩漂亮,可与石湾窑生产的三彩器互相印证,可考证是石湾窑早期的器物,对研究石湾窑明代生产情况,乃至岭南建筑文化都有重要的意义。

  鳌鱼,中国古代神话认为是龙的九子之一,可趋祥辟邪。相传共工氏头撞不周山后,一根天柱断了,另外三根也已毁坏,女娲担心天会坍下来,赶紧抓住了一条大鳌鱼,砍下它的四条腿,墩在地的四角上,化作四条天柱,把天顶着,这就是鳌鱼顶天负地的传说。我国一些地区还有“鳌鱼转侧”的传说,说是大地是由一条大鳌鱼顶着,时间一长,鳌鱼想翻身了,一动就会引起大地颤抖,于是发生了地震。历史的发展中,我国还发展出鳌鱼负山、龙伯钓鳌、独占鳌头等神话传说和成语故事,现在的番禺沙湾民间还有以鳌鱼为道具的舞蹈鳌鱼舞,体现踊跃向上的精神。足见鳌鱼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影响。(据《羊城晚报》)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