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书法作品展览首日 3万多人次观摩

  巨幅草书奇肆狂放、长幅篆籀高古沉静、小楷端庄秀丽……经常举办各种展览的上海展览中心东一馆破天荒成了一个巨大的书法空间,包括395件草书、隶书与楷书作品的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昨天上午在这里开幕。据主办方透露,昨天共有3万多人次参观了这一书法盛会。

  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每四年举办一次,由于该展近30年的历史中,从没有在长三角地区举行,因此人们普遍视其为长三角地区尤其是上海的最大书坛盛事。

  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上海展区收到全国各地投稿31000多件,入选展品395件,其中,优秀作品奖28件。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大尺寸,书写者书写的多是古代文人的名言妙句,如庄子、韩愈、《世说新语》、《孝经》、东坡论书、黄宾虹画语录等,虽仅仅寥寥数行,然而用笔却意态横生、自由洒脱。

  在书风转向取法经典、回归“二王”之外,此次大展一大特点是作者的参展作品多注重视觉效果,如做旧、镶拼、嫁接等,装裱后作品更显古雅韵味。陕西作者周建旭的草书《山水画论选录》由10幅小团扇形式拼成的一件大作品,中间以淡黄色间隔,上面以宋体字写出“中国古代山水画论选录”,读来极有趣味。上海地区25位入展作者的作品多能着眼于书法的根本要素,气息雅致,显示出上海书法队伍的后劲。但一些书法界资深人士也认为,此次大展也显示了一些瑕疵和不足,如仍有个别错字,作者书写的内容大多数是抄写古人诗词文章,绝少属于自己的文字,偶尔见到一首,但细察平仄押韵都有一些问题。

  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场还展出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为展览写的贺词“翰墨千秋”,外交部长杨洁篪等祝贺展览成功举办的书法作品。此外,由上海博物馆、朵云轩及上海书协联合主办的“海派书法百年百家作品展”也同时在上海展览中心亮相。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