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秋拍瓷器及艺术品精品赏析
永乐2011秋拍备受关注的瓷杂大项中,重要明清瓷器、金锭及工艺品专场将为藏家呈献一批瑰丽瓷藏,件件经得起推敲。
令人瞩目的珍品中,有明永乐时期的青花内府梅瓶、明洪武时期的釉里红缠枝牡丹菊纹大碗,它们凭借清透莹润的釉色和典雅大方的设计获得永乐专家的高度评价。
明代永乐青花内府梅瓶极为罕见,目前全世界仅存五件,另外四件分别为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台北故宫和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所宝藏,未见有收藏家收藏同类品之记录,极为珍罕!
明洪武时期的釉里红缠枝牡丹菊纹大碗,为少见的明代早期釉里红大尺寸品种,出自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的购买者、著名英国古董业者乔瑟普•埃斯肯纳茨1994年 “元和明早期青花瓷器特展”(编号5),为世界少有的洪武釉里红大体量作品。
今秋的焦点中,“嘉窑御赏”单元将展现一批如清嘉庆柠檬黄地粉彩缠枝纹“佛日常明”碗这样的嘉庆官窑瓷器精品,其意义非比寻常。
021 明洪武 釉里红缠枝花卉纹大碗
品相:请索阅品相报告
来源:英国伦敦著名古董商埃斯肯纳茨(Eskenazi)旧藏
展览:「元及早明青花瓷器展」,伦敦Eskenazi, 1994年6月7日-7月8日, 编号5
出版:《Eskenazi-元及早明青花瓷器展》,1994年,页24-25,编号5
说明:釉里红自元代创烧以来,至明初渐趋成熟,器烧成难度大,多数器物呈色灰暗。明洪武釉里红器装饰以植物题材为主,其植物种类之繁多,内容之新奇,是以前各时期所无法比拟的。拍品碗型硕大,保存至今,品相完整极为难得。内外壁皆以釉里红装饰花卉纹,内壁绘缠枝牡丹,外壁绘缠枝菊花,碗心圆形开光及四组如意云头式开光,其间均绘折枝菊花纹。内外口沿分别辅以卷叶纹、海水纹等边饰。运笔娴熟有力,线条流畅自如,颇有章法。釉里红发色较灰暗,碗底部不施釉为沙底,露胎处有明显的火石红。
023 明永乐 御用青花内府梅瓶
品相:请索阅品相报告
出版:《收藏家》杂志1998年第二期封面,内页32、33
说明:此为现今所知唯一未入博物馆收藏之明代早期青花内府梅瓶。此种永乐青花内府梅瓶极为罕见,目前全世界仅存五件,另外四件分别为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台北故宫和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所宝藏。梅瓶造型古朴端庄,胎体较常见的永乐器为重,应为永乐早期制品。瓶肩部以进口苏麻离青料书写楷书「内府」二字,字体饱满挺健,青花发色纯正,色料深入胎骨。全器满施泛青白釉,积釉处釉质肥厚,莹润如玉。足际胎釉交界处火石红明显,圈足矮浅,砂底细密,局部有极浅淡的火石红色。与另四件永乐内府梅瓶比较:台北故宫藏品从未见图片出版,秘藏馆内至1996年始公开展示,目前与该院其他宋明清珍品同列为常设性展品,《故宫瓷器录》中有文字记载。称其「官窑甜白梅瓶,菜三七四(千字文编号),敛口卷边,丰肩,敛腹,浅圈足。胎质较厚,面施白釉,肩上有青花书‘内府’二字。底足均露白胎。高三七点三公分,深三五点七公分,足径一五点零公分,腹围七五点八公分」(参见附图1:《故宫瓷器录》第二辑「明 · 丁 · 上编」,页2)。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藏品发表于2004年参见(参见附图2:《北京文物精粹大系——陶瓷》下,北京出版社,2004年,页168,图160),该器形制独特,为外撇式圈足,原配白釉摇铃式盖,亦被学者认为属「宫廷内府所烧制,遗存甚少」(参见上引书,图版说明页19)。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两件青花内府梅瓶,一件通高34公分,一件通高33.2公分,均配青花缠枝卉纹盖,于1930年代流入日本,后为安宅产业株式会社所有,属于日本所藏中国艺术品中世界知名的珍品。1980年由住友集团出资捐赠与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此内府梅瓶以其特殊形制与款识,向为国内外博物馆所重,未见有收藏家收藏同类品之记录,是为珍罕!
087 清道光 粉彩皮球花纹盖碗八套
款识:「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品相:请索阅品相报告(仅其中两套)
来源:山东潍坊陈氏家族旧藏
说明:粉彩皮球花纹盖碗,源自道光时期山东潍坊陈氏家族旧藏,八套传世,较为少见。而其原装木盒,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瓷器包装相同(参见附图),十分少见。碗形规整,胎质细腻,白釉温润。碗盖与外壁绘皮球花卉图案,构图疏朗,色彩雅丽,为道光官窑直接继承清雍正朝粉彩皮球花纹碗品种(参见《故宫博物院文物珍品大系——珐琅彩·粉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页77,图67)。盖纽内及碗底以青花篆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款识,为道光时期官窑精品,且同品种器极为少见,而是次八套重现人间,实属不易。皮球花,为清雍正朝创立的新颖装饰,又称团花、绣球花,呈不规则的放射状或旋转式圆形,以雍正时期最为流行,常见于瓷器与漆器图案装饰之上,而较少见之于道光时期官窑瓷器装饰。
013 清嘉庆 松石绿地粉彩描金福寿连绵纹六方笔筒
款识:「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来源:美国布莱巴特旧藏
纽约苏富比1997年3月19日,编号321
北京嘉德1998年10月28日,编号1064
北京嘉德2001年4月25日,编号1352
记录:香港佳士得,1999年4月26日,编号513
说明:御窑笔筒,为清代宫廷文房珍贵品类,在清宫档案中即可见到皇帝钦命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瓷制笔筒之记载。笔筒呈六方形,新颖雅致,寓有天下六合之意。内外壁皆施松石绿釉,外壁以粉彩绘缠枝番莲、蝙蝠、寿字纹、盘肠、变形夔龙纹等,寓意“福寿连绵”,至为吉祥。口沿描金,通体纹饰亦以金彩双线描边,其间以红、黄、蓝等色填饰,熠熠生辉,为清代乾隆晚期景德镇御窑厂仿铜胎掐丝珐琅品种。全器彩釉饱满,金彩保存完好,制作考究。纯净莹润的松石绿釉色与鲜艳的粉彩搭配,外加金彩勾边,相映成辉,可谓御用文房器的精美之作,为少见嘉庆官窑品种。
256 1970-2011年 佳士得、苏富比中国艺术品拍卖图录九四十册
编着:佳士得、苏富比公司
版别:1970-2011年初版初印
说明:本拍品所含佳士得、苏富比图录为国内历来拍卖以来册数最多一种,内含佳士得伦敦、纽约、香港等地拍卖中国艺术品图录284册,苏富比伦敦、纽约、香港等地拍卖图录656册,总计940册,包括瓷器、玉器、鼻烟壶、漆器、工艺品等诸多门类,其中尤其以近40册的宫廷专拍,较为完整地反映了宫廷艺术品于上世纪90年代的崛起过程,最为重要。此外拍品说明中标注来源、品相说明,于考察现今市场流传文物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269 1881年 散页装《中国瓷器》一册全
编着:欧·杜·萨尔特(O. Du Sartel)
版别:1881年法国巴黎初版初印
收录:《中国国家图书馆外文善本书目》,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页133,编号V/NK4565/D97
说明:本书为19世纪西方出版的第一种中国陶瓷收藏图录,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意义与收藏及参考价值。大开散页装,原封面保存完好,极为难得。书前文共232页,介绍中国瓷器艺术,其内雕版印制瓷器插图,精微细密(参见内页图一);书后附彩色与黑白图版32大页,以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并价格高昂的照相制版技术(参见内页图二),结合雕版与绘画技法展现器物全貌,并根据所用印制技法,分别采用不同纸张印刷,图录中部分藏品如清乾隆粉彩转心瓶等器物,较为少见,应出自圆明园旧藏(参见内页图一),具有较高的参考研究价值。全书历经一百三十余年,而书品保存仍然良好,甚为难得的。
312 1961-1969年 原函精装《故宫藏瓷》三十三册全
编着:台北故宫、中央博物馆
版别:香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1961-1969年初版初印
说明:全套《故宫藏瓷》三十三册全,原装书函,保存完好齐备。
《故宫藏瓷》之编辑与出版早于台北故宫博物馆(1965年-)成立,系台北故宫文物最早之出版品,亦是故宫南迁文物自参加1935-1936年伦敦中国国际艺术展览会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成系列之出版。开本阔大,彩色大图精印,器底照片悉备,中英文双语解说,其中部分所选瓷器后因编选者改变而在之后的台北故宫出版物中未再出版,数据价值极高,且出版日久,册数众多,成套保存极为不易,且书函完整者更为难得。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