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物局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科学谋划新一轮文博事业发展

  10月25日,江苏省文物局召开局机关办公会议,专题学习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系列文件精神,研究讨论如何结合江苏实际贯彻会议要求和中央部署,科学谋划江苏文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江苏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龚良主持会议并对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提出要求。
  
  会议指出,中央全会专门研究部署文化建设,首次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目标,标志着我国新一轮文化建设高潮的到来。江苏正处在全面实现小康并向基本现代化迈进、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各级党委政府普遍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把文物事业在公共文化事业各组成部分中的作用凸显出来,体现了文物保护事业的重要地位,我们一定要准确认识形势,明确工作思路,准确认识文博事业的地位作用,把文物保护事业放到文化事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深入思考,科学谋划。各级文物部门要抓住历史上少有的大好机遇,主动作为,积极争取,以更加出色的成绩,提升文物工作在地方党委政府全局工作中的地位。
  
  会议强调,当前,各地区、各单位、各部门都在迅速传达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省文物局机关各处室要立即组织处室全体同志集体学习,认真讨论,准确认识文物保护的形势及其地位和作用,提出到2020年江苏省文物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并纳入“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之中。会议决定,近期召开江苏省文物局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交流讨论暨2012年工作务虚会,科学谋划今后一段时期全省文物事业发展。
  
  会议明确,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对文化强国建设的总体部署,必须紧紧抓住并大力推进“十二五”时期江苏文物事业发展主要指标和重大任务,这些指标和任务契合了江苏实际,契合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提出的总体目标。主要包括:
  
  一、提高文物保护单位的开放利用率并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提升文物保护单位完好率的基础上,提高文物保护单位的开放利用率并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能够更好地体现政府主导的作用,体现文物保护的社会价值。省文物局出台文物保护单位开放利用指标体系。各地要积极汇报当地政府,争取相应的财政投入,更好地发挥文物保护单位的社会效益。
  
  二、大力推进县级博物馆建设。江苏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实现每个县级行政区有一座以上真正意义上的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的强制性指标,同时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县建设一个反映地方特色的专题博物馆。已经拥有博物馆的县要在提升硬件设施、改进展陈服务水平方面实现突破。同时,博物馆建设不仅是数量的增加,更应是品质的提升,更好地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要对2011年省文物局召开的全省县级博物馆建设推进会要求的落实情况加强督查。
  
  三、有序实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重在质量。江苏要在今后两个五年计划时间里,公布20个左右省级大遗址名录,同时制定详细的保护规划和发展规划。建成后的考古遗址公园必须具有自己的个性,包含较高的文化品味的,是对特殊文化状态下文物点的显示,通过与休闲绿地广场的有机结合,成为深受广大公众喜爱的公共文化空间。
  
  四、制定完善文物事业经济政策。继续落实2006年省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要求,加大各级财政对文物保护事业的投入力度。通过认真调研、积极评估,制定完善适应基本现代化目标的文物事业经济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项目,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多元化投入的文物保护投融资体制。
  
  五、全力推动文物安防达标。针对文物安全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从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抓起,明确责任,强化管理,务求实效。一是要从领导干部抓起,强化对文物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安全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始终把文物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二是要从制度建设抓起,强化各级文物安全责任制。把文物安全工作纳入本地区的安全责任制中,把文物安全责任分解到相关部门、单位和工作人员,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和每个工作环节;三是要从责任心抓起,强化“心防”和岗位职责。不断加大教育培训和预防演练,落实岗位责任,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做到横到边、纵到底;四是要从设施建设抓起,强化技防能力。组织力量对全省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安防等级重新评估。要多方筹集资金,积极加强技防、物防措施,尽快完成文物风险单位达标建设;五是要从惩处抓起,严厉打击文物犯罪活动;六是要从宣传抓起,强化舆论引导和监督。 (江苏省文物局  姚文中)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