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承追讨遗产北大明确拒绝

  因拍卖父亲季羡林先生珍爱藏书一事,使得季羡林独子、76岁的季承再度走入人们的视野。记者昨晚再次电话采访季承时,季承向本报记者透露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他向北京大学索要季羡林先生遗物之事,北大日前终于给了他明确的说法。季承没有告诉记者这个“说法”的具体内容,只是说:“他们的回应很恶劣,简直是不讲道理。”从季承的话语中,不难看出他向北大索要季羡林先生遗物之事已经谈崩了。


相关资讯: 拍卖季羡林藏书被指败家(图)


  字画价值是天文数字


  据了解,2001年7月6日,季羡林曾与北京大学签订捐赠协议,表示将其所藏图书、手稿、字画等藏品全部捐献给北大图书馆。


  记者之前采访季羡林的弟子钱文忠时,他曾经向记者介绍过季老留在北大的遗物情况。他称季羡林先生保管在北大的有577幅画,其中207幅为宝贵古画。季羡林先生去世后,记者采访季承时他曾经告诉记者,北大曾经答应将季羡林的所有字画、书籍、手稿、财物全部交给他。季承说,具体的清单北大没有给自己,自己只知道大致的情况。在这些画中,齐白石的画不算最珍贵的,其中有相当一批是明清两代的精品,不乏八大山人、郑板桥等人的画作,还有苏东坡的《御书颂》。钱文忠称,这些文物、字画价值几亿元。


  称北大“出尔反尔,不讲道理”


  季承称,捐赠协议有不完善的地方,父亲生前所作的捐赠是不合法的,有的是母亲从山东老家带过来的,财产都是属于季家的,季家子嗣在法律上是有权继承的。他说,“捐赠我们不反对,但要合理合法,父亲可以把属于他的东西捐出去,但有的东西父亲是无权捐赠的,父亲最后也同意由我处理他过世后一切事宜。”


  季承介绍,“最后的10个月里,父亲多次说过,家里的财产都是我的,他只有我这一个儿子。他也立过书面遗嘱,授权我全权处理他的一切事务。2009年北大相关人员在医院探望时,曾经问父亲:这批画捐还是不捐,由季老说了算。我父亲明确表示不捐。北大方面当时表示,季老怎么说,学校就怎么做。现场有很多人在场,而且还录了像。可是,事后我打了无数报告给北大,要求取回这批画,北大却总说‘研究研究再给答复’。”


  季承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北大终于给了他“回应”:“他们出尔反尔,不讲道理,不承认以前已有的承诺,还口口声声说是尊重季羡林先生的意见。”从季承说话的语气中,记者感觉到他非常愤怒。


  有可能与北大对簿公堂


  既然北大给了明确的答复,记者询问季承近期有什么打算?季承告诉记者,关于这个问题可以跟他现在的委托律师、北京君邦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李继泉联系。季承告诉记者李继泉也是山东人,跟他是临清老乡。


  记者打通李继泉律师的电话,电话中的李继泉已经完全没有了山东口音,他用地道的北京话告诉记者:“这次拍卖的藏书是季羡林先生生前收藏的极小部分,价值更高的东西还在北大,包括宋、明清时期的字画,还有当代名家书画。”记者询问拍卖季羡林藏书所得款项的用途和打算,李继泉说:“拍卖的款项将用于季老身后事情的处理。”记者请他详细说说季老身后的事情指哪些,李继泉想了想说:“像与北大进行交涉、沟通都需要成本;今后若设立季羡林基金也需要启动资金。现在北大既然已经明确了态度,我们也有可能通过法律手段要回属于季家子女的东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