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画院:而立之年几多愁
10月30日,为期4天的首届中国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画院学术年会在成都闭幕。此次派出代表参会的杭州画院、石家庄画院等,大多成立于1980年前后,是改革开放后全国第一批由政府组建的从事书画创作、美术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的专业艺术机构。走过30年历程,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与会者纷纷感叹:画院30而立烦恼多。
□本报记者 吴璟
【烦恼一】
人才断层、社会影响力降低
老画家逐渐退休离岗,青年艺术人才引进不足……人才断层,是年会上热议的话题之一。
成立于1980年的济南画院曾经红极一时,画家最多时达到28人。如今,画院实际工作人员已缩减到16人,专业创作人员仅6个。济南画院副院长徐琳深有感触:“受编制制约,想要外聘省内外有影响力的优秀画家很困难。”
成都画院院长王民平坦言,成都画院共有专业画家15位,而即将退休的人数比例接近一半,“如何及时稳妥地补充年轻艺术人才,保证画院艺术事业后继有人,一直是道难题。”
专业画院为何出现招人难的局面?“作为专业的艺术机构,画院当然要设定准入门槛,但更多的原因则是我们专业画院的社会影响力正在降低。”在西宁画院院长田昕看来,专业画院应该是一个地区最高艺术水平的代表,但近年来,画院的文艺批评却在集体“失声”,降低了其学术引领作用,社会影响力也大打折扣。
【烦恼二】
尴尬的此消彼长
除了自身原因,专业画院还面临外界的压力。近年来,全国各地民营画院纷纷兴起,成了业界不可忽视的群体。
以四川为例,记者从省民间组织管理局了解到,仅在该局注册的民营书画院就有16家。而在各市州、县级民政机构注册的民营书画院,更达到数百家之多。
民营画院增多,并显示出与专业画院“抗衡”的态势。同时,画廊行业的发展也异常迅猛,不仅画廊数量急剧增加,部分专业画廊已经开始赢利。另外,还有大量的外资画廊涌入,形成国际性的、以画廊为主的艺术区和画廊区。以画廊为据点,书画市场开始被“占领”。
“相比之下,我们发现民营画院、画廊有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推广包装措施,如果专业画院就是自己画画、自己卖画,怎能让人信服?怎能得到社会承认?”王民平看来,在当下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中,专业画院向何处去成了必须思考的问题。
【声音】
向改革要出路
沈阳书画院:打破“包养制”实行“签约制”
成立于1956年的沈阳书画院全面推行“签约书画家制”,面向社会公开聘用了38位中青年书画家。实行“签约制”后,书画院不再对书画家有包养义务,主要负责无偿为书画家提供采风写生、对外交流,组织参加书画展赛和创作活动,以及对外宣传推介等服务。同时,对书画家实行“成果考核制”和“激励奖惩制”,根据德能才绩的全面考核决定续签或淘汰,并根据创作成果给予奖励。
石家庄画院:用美术馆兴院,做大公益性美术事业
石家庄画院和石家庄美术馆是一个单位两块牌子。新落成的石家庄美术馆是面向社会开放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全年向市民开放。在石家庄美术馆的10几个专业美术展览大厅内,画院精心组织策划的展览、讲座受到市民的欢迎,极大提升了画院的社会影响力。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