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畅国画赏析:山川雄厚 草木华滋
李彬
中国画是一种高雅的文化载体,以诗情画意和笔墨表现见长,讲意境,重情趣,崇尚“文以载道”。绘画作为精神的载体,承担着把客观事物转化为艺术表现的职责,而在艺术中包含着画家的修养,思想和技术的发挥,表现出画家的世界观与审美的智慧。因而,在画面中重视形而上之道,遵循中和之美,充满人文情怀,就成了画家戴畅自觉的艺术追求。他笔下描绘地诸般物象,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鱼虫,永远是纯真、朴实,鲜活、生动,洋溢着童年记忆的乡土气息。他着意于画外之意,象外之情,极为常见的平凡之物在他笔下变得活泼而具人情味;既有文人艺术的高妙,又有民间艺术的朴华,体现着精神的烙印,折射着画家的生存体验,知识结构和审美判断。
山水画发韧魏晋,鼎盛宋元,繁复流丽,在程式、样式,意境和笔墨技法上都拥有极为丰富的积累。戴畅先生的山水画作虽然起兴于山水、泉石、雾霭、流霞,但实际上是画家心境意气的抒发,是传统文化中水墨氤氲的乐章。他近期创作的“关中诗韵”系列作品,在绘画风格上追求性情抒写和心灵呈现,对光影、云烟、流水、树木有着独特的表现力。他的作品不是山水的实景,但很好地把握了山水的造境规律,其中的丘壑构成与云水流脉,既有合理的布局又具别出心裁的形式结构。他把笔墨和写意紧密地结合起来,极为浓重乃至焦渴的墨色强调抒写的意韵,将线与面,写实与写意,塑造与抽象等因素融会贯通,在笔墨的挥洒中展现出典雅流畅的气息,干裂秋风的细节与润含春雨的整体相辅相成,老辣的笔墨与苍茫的意境相生相应,抒写出一幅幅山川云气,玉润金生的画面,呈现在读者眼里的是笔锋墨秀,玄旨微情,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是见出才识,显现性情,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文化乡愁。
中国画称为东方写意文化,是因为有意境和神韵。画道的精神是神韵,是精神境界的最高状态,是大自然的回声,是主体的诗文之气。对画家戴畅而言,是艺术让他走过了从生命记忆到精神象征的过程,用绘画的形式把生命的体验、记忆、感受、欲望表达出来,创作己成为他的生活方式。重要的是,他有一种清醒的自觉,自觉的深刻。他常常游离于现实与非现实之间,对自然生存状态的感悟决定着他的审美取向。老子在《道德经》中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画要有提升发扬,就要有这种俯仰生辉,天人合一的艺术思维,要有这种无关风月,亲近灵魂的视野气象。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决不是一种闲情逸致,而是人类渴望在精神上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是一种在诗意中栖居的生命存在方式。戴畅先生笔下的花鸟虫鱼,山光云影,墨影呈祥的守望,也不只是对风流蕴藉,自然风华的迷恋沉醉,而是发自人类天性幽微之处对于喧嚣浮世的反思与憧憬——藻雪而精神,便有了他在迅捷的时代缓慢从容的潇洒步履。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