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文物古迹数量位列全国地级市三甲

  去年,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终于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郑州的历史文化抹上了浓重的一笔。如今,郑州的历史文物资源不仅成为郑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也在成为郑州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力量。

  在郑州市加快都市区建设、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的大背景下,郑州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进入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昨日,郑州市政府向郑州市人大汇报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时称,郑州市文物事业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目前,郑州各类文物古迹达10315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重点文化遗产保护单位38处43项。无论是文物古迹的总量,还是全国重点文化遗产保护单位的数量,都位于全国地级市的三甲之列。

  在国家文物局近期发布的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郑州与西安、洛阳、荆州、成都、曲阜一起被确立为“十二五”期间国家重点支持的6个大遗址片区。

  登封“天地之中”的成功申遗,给郑州市的文物保护工作找到了方向,郑州市将积极推进中国大运河、丝绸之路申遗工作。中国大运河申遗项目将于2014年提交世界遗产大会。目前根据全国统一安排,大运河郑州段申遗项目申报点的遴选及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已完成。丝绸之路申遗项目正按照国家文物局部署,积极开展相关准备工作。

  丰厚珍贵的文化资源不仅是郑州市经济腾飞的战略性资源,也给郑州的文物事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但是与西安、广州、杭州、重庆、大同等“古城”相比,郑州市还未制定大遗址保护条例,无法为大遗址保护工作提供保障和支持。

  与北京、西安、南京等其他大古都相比,民众对郑州作为大古都的认知度还不高,需要进一步增强社会各界对历史文化名城、对大古都的认知和利用意识,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社会经济发展优势。

  此外,郑州市现有文博机构和专业人才队伍存在较大的缺口,与我市的文物资源地位和庞杂的业务工作量不相适应,亟须增加机构编制和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