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而复得的孙中山题词匾额
臧增嘉先生是大世界的创始人黄楚九的大女婿臧伯庸先生的孙子。在他家客厅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博爱”匾额。我起先以为是一幅印刷品,经臧先生介绍,始知这是一幅“货真价实”的孙中山先生手迹。说起这幅题词,臧先生向我讲述了一个“‘失’而复得”的故事。
1905年,臧伯庸(祖籍浙江)由成都前往日本留学,在日本认识了在日本东京东斌学堂学习军事的“四川老乡”熊克武。熊克武是由孙中山亲自介绍入会的第一批“同盟会”会员。1906年(即“同盟会”成立的第二年),熊克武把臧伯庸介绍加入同盟会。1911年武昌起义打响,身在日本学医的臧伯庸与其他一些学医的“同盟会”会员,积极组织“红十字救护团”,准备回国赶往武汉,参与救护伤员,支持起义。等到他们回国,民国已经成立。孙先生就热情邀其在总统府任礼宾工作。后来,熊克武力邀臧伯庸去四川,在督军熊克武领导的蜀军任军医处处长。
经商精明的黄楚九,看人也有专长。他认定臧伯庸既非从政之才,也无经商所长,于是尽管臧伯庸结婚不久,而且刚添新丁,还是毅然决定,让臧伯庸携妻带子重回日本继续没有完成的学业,直到1916年毕业于名古屋医科大学,成为一代名医。
臧伯庸学成回来,就在南京西路吴江路开设私人诊所,孙中山先生欣然为之挥毫,题写“博爱”相赠,落款为“伯庸医院属,孙文”。
上个世纪60年代,时任全国人大常委、民革副主席的熊克武先生,从北京给臧伯庸写信,请臧伯庸把中山先生的题词,借给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供他们作展出之用。臧伯庸先生没有任何犹豫,便把中山先生的题词交给了熊先生安排的人员带到北京。
然而,说是“借用”的孙中山墨宝,就此没有了音讯。臧伯庸先生曾多次给熊克武先生写信追问此事,熊先生也是“爱莫能助”。到了“文革”初期,臧先生接到“革博”一封来函,说已将孙中山先生的题词“收归国有”。臧先生无法理解,熊先生也是十分尴尬,来信劝慰说,现时不便催讨,待时间合适,我一定让其“完璧归赵”云云。
直到“文革”结束,臧伯庸先生已经西归,他的后人想起了失去多年的“传家宝”尚未回归,便以臧增嘉先生母亲的名义,给当时的“国博”领导去信,催问孙中山先生题词的下落。“泥牛入海无消息”,于是,第二封信以“挂号”形式寄出,以防收信人说“没有收到”。这一招果然见效,“革博”回信了;不过,比不回信还要让人“胸闷”,说,经查,没有此事;你们有收据吗?到了此时,臧家感到只能“死心”了。
后来,臧增嘉先生给邓小平同志写信,把前因后果一一诉说清楚。没想到,不过两个礼拜,收到了“革博”的回信,不仅“找”到了臧伯庸先生“出借”的孙中山先生的题词原件,还在信中向臧家表示了歉意。
如今,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博爱”,被臧家端端正正地挂在墙上,供来人瞻仰。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