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藏友开创网络收藏平台

  【侨报特约记者 黎蔚/文 元峰/图】说起收藏家,人们似乎总是首先联想到经验丰富、眼光独到的老者,而藏品则多是名家书画、金银文物等价格不菲的稀世珍品。然而,在北京等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一些追求时尚和个性的年轻人也迷上了收藏。不同的是,他们的藏品比较特别,或是一对造型独特的核桃,或是一串自己钟爱的菩提子,这些藏品被形象地称为“文玩”。北京“80后”迟锐就在收藏文玩中发现了商业空白,他结合年轻人爱上网的特性,走出了一条网络收藏的创业之路。

  缘起:给奶奶买文玩核桃 发现市场空白

  现任北京文玩天下公司CEO的迟锐是位“80后”,可他在北京文玩界却已是一位响当当的资深人士,是他创办了北京最早的文玩交易网络平台,让收藏不再局限于拍卖场和小市集,成了普通大众都触手可及的爱好。而最初吸引他走上创业道路的,只是一对小小的文玩核桃。

  读大学时,迟锐学的是中国古代建筑史,在一次科研项目中,他长期蹲守北京大钟寺进行调研。在这期间,大钟寺旁边一个不起眼的小文玩市集成了他打发业余时间的好去处。

  “当时我奶奶有一对把玩了多年的文玩核桃,一次不小心掉在地上摔坏了,老人十分伤心。”迟锐说,为此他天天去小文玩市集转悠,遇到文玩核桃就仔细挑选,想买一对相似度高的送给老人。

  就在这一念之间,迟锐自己也迷上了文玩核桃。除给老人买了一对外,他还花700元(人民币,下同)买下一对自己喜欢的文玩核桃。

  迟锐说,在当时花700元买一对核桃,在很多人看来是很“疯狂”的举动。他也担心自己被骗,于是上网查询,却意外地发现,在淘宝网上只有7件文玩核桃在售,且都标价不菲。

  这让迟锐发现了机会,他随即尝试将自己的文玩核桃放到淘宝网上,并标价1500元,当天下午就成交了。

  在大学期间需自筹学费的迟锐曾卖过手机卡、电子表,也做过不少兼职工作。而这次能轻而易举地赚到800元,让迟锐找到了自己创业的支点——创办文玩交易网站。

  转型:创网络中介平台 绕过高成本

  在谈起最初的创业时,迟锐说他最成功的就在于抢占了市场先机。

  “当时我正在读大学三年级,老一辈收藏者都不懂电脑,也不会上网,他们还是去市集进行交易。这让我几乎是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开起了文玩交易网站。”迟锐透露,因为这个原因,他的网站在短时间内就吸引到了众多用户。

  随着网站交易量的增加,资金不多的迟锐无法提供充足的货源,但同时,他认识了很多的买家与卖家,对文玩也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促使着他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停止文玩网上交易,改做文玩网上中介,通过网络在买卖双方间牵线搭桥,这样即避免了因资金缺乏引发的货源不足弊端,更为网站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

  认定了方向,迟锐在大学四年级时注册了文玩天下网站,并放弃了求职和考研,专心经营网站。

  “当时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让更多的顾客知道我的网站,”迟锐透露,为扩大影响力,他不仅将买卖双方的需求发布到网上,更拿出主要精力打造文玩交流社区。

  “和传统收藏必须具备专业的眼光不同,文玩对专业没有太高要求,比如经过加工的葫芦、核桃都可收藏,藏家更多是凭个人的喜好购买,因此每个人都是专家。而我给文玩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让他们相互品鉴藏品,交流买卖心得,同时我也提供一些相关的收藏故事,营造文化氛围。这吸引到不少文玩圈内人士及爱好者光顾网站。”

  收获:年交易过亿元 朋友遍天下

  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高,网站吸引到了更多的买卖者。

  迟锐说,曾有一位当警察的美籍华人通过他的网站相中了一对文玩核桃,迟锐明确告知该核桃的市场价大概约为200元人民币,但这名美籍华人却出价1000美元将其买下,并表示是“买个信任,交个朋友”。

  此外,许多港澳台地区的大客户也纷纷以迟锐的网站为平台,寻找大陆的卖家进货,“尤其是香港的买家,有时一次性购进大批货物,让卖家笑得合不拢嘴。”

  迟锐透露,2010年,通过他的网站实现文玩交易的总额达1.4亿元,而今年预计交易额还将翻番,超过3亿元。

  成功秘诀:明码标价+ 制定标准

  一般说来,在文玩集市上,物品都不会标明价格,由买卖双方经讨价还价后成交。而文玩天下网站则颠覆了这一规则,对每件文玩明码标价,这为买家提供了不少便利。

  而文玩天下最成功的关键,还在于迟锐一手整理了评定各类文玩品级的标准。“最早开始接触这行时,行家不多,我都认识,我经常向他们讨教文玩品鉴的经验。还有不少网民也在网上发布了他们的心得,我把这些资料收集起来进行整理,得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文玩品级鉴定标准,现在这个行业已接受了这套标准,这大大降低了交易的风险。”

  盈利模式:线上广告+线下拍卖

  迟锐介绍,为拓展网站的交易量,他从不向买卖双方收取任何的交易提成,而网站的收益主要依靠吸引广告。

  因为赢得了众多买家的信任,许多卖家视文玩天下网为至宝,纷纷在该网站打出广告。迟锐透露,他每年的广告收入约为15万元(人民币,下同)。

  此外,迟锐的网站只是创造交易机会的一个平台。在线下,迟锐还围绕文玩收藏开展其它项目,如出版旨在增进交流的《文玩天下》电子期刊,并举办专场拍卖会。

  迟锐透露:“通常一场拍卖会的成交额大约在300万元至500万元之间,这和稀世藏品一件就上亿元没法比,但文玩尽管单价低但交易数量大,通过拍卖打开一条销路后,后续很可能会形成持续性交易。而这给公司带来的潜在利益是无法估算的。”

  投资提示:选不可再生材质文玩 升值空间大

  迟锐的成功在于抢先通过网络掀起了文玩风尚,尽管这在今天已不可复制,但文玩本身方兴未艾,且文玩本身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带来的市场潜力不可小觑。

  眼下经营文玩物品,关键在于开拓文玩新市场,这就需要利用新理念“创造”出新的文玩物件,以此获得藏家的青睐。

  例如,菩提子曾经只是佛教用品,但被赋予了个性装饰品的理念后实现了“华丽的转身”,成为备受年轻人喜爱的文玩装饰品。

  此外,不论是经营还是做投资性收藏,都应尽量选择材质为不可再生资源的文玩。比如翡翠、红木等,它们的形成周期相对较长,这些材质的文玩数量相对葫芦、核桃这些每年都有产出的文玩就少很多,因此价值更高,升值空间自然也更大。

  此外,价值高的文玩物品还应通过精美的手工技艺加工。以葫芦为例,收藏天然长成的葫芦也可以,但在价值上就远不及经过手工雕刻或其它手工加工过的葫芦。迟锐手中就有一个价值数十万元人民币的葫芦,该葫芦产自清朝道光年间,上面雕刻着“万福流云”的字样,古朴而典雅。

  行业趋势:文玩藏家日益低龄化

  如今在北京街头,经常看到一些年轻人被街头地摊的核桃、葫芦、折扇、竹雕、古珠等文玩物品所吸引,驻足赏玩。甚至在北京知名的潘家园古玩集散地,也不乏染着各色头发、戴着特大耳环、穿着个性的“80后”、“90后”穿梭其中。北京另一位“80后”资深藏家谢桐分析,文玩之所以能够吸引年轻人,主要有三大原因。

  1、风险小、可升值:文玩相对低廉的价格,让一些想投资收藏、而资金有限的年轻人投身其中。而核桃等文玩物品随着主人的长期把玩会变得温润光滑,其价格会随之成倍增长。

  2、文玩藏品有“养成性”:和一些女孩戴手套摸LV包的提手,想让它快点变成蜜糖色类似,许多文玩物品也是可“养成”的,比如文玩葫芦,新葫芦要先晒一年,等水汽晒退了,再戴着手套抚摸它,等再过一两年,才能用手直接摸。文玩物件“养成”除可实现增值外,还让众多年轻人在这个过程中找到满足感,“就好像年轻人喜欢玩网络游戏一样,不断地升级也是对自我的一种肯定。”迟锐说。

  3、个性化和装饰化:还有一些年轻人购买文玩藏品即不为升值,也不为“养成”,而是把它当做个性化的装饰品,即可与服装搭配,也可用来装饰房间。而这在一般的工艺品店是买不到的。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