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苏富比秋拍完美落槌 成交额超过32亿港元
艺拍市场注入“强心剂”
2011年10月7日,香港苏富比2011年秋季拍卖会圆满结束,总成交额超过32亿港元,拍出逾3000件拍品,为香港苏富比历来第二高拍卖总成交纪录。香港苏富比秋拍取得的佳绩无疑给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特别是中国书画板块的强势表现让我们更加期待国内秋拍市场的表现。
□雅昌艺术网 王歌 陆晓凡 潘慧敏
香港苏富比(微博)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称:“10月1日至6日举行之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已圆满结束,12场拍卖会共拍出逾3000件拍品,总成交额达32亿港元,成为香港苏富比有史以来最成功之拍卖会之一。本季各场常设拍卖屡创拍卖总成交纪录,包括当代亚洲艺术、20世纪中国艺术、中国书画、珠宝及手表;现代及当代东南亚艺术拍卖亦创下历来第二高之常设拍卖成交纪录。拍品表现方面,今季拍卖刷新了明代瓷器世界拍卖纪录、鲜彩橙钻及鲜彩蓝钻克拉单位价世界拍卖纪录,以及创下中国艺术大师赵无极的作品世界拍卖纪录,成绩斐然。”
加以上半年度之拍卖总成交额,香港苏富比2011年全年拍卖总成交额高达74.9亿港元,较去年全年增长40%(2010全年拍卖总成交额53.4亿港元)。
中国书画专场续写辉煌
本次香港苏富比秋拍共推出340多件书画作,总成交额为7.38亿港元,成交率95.9%,其中16件拍品已逾千万港元成交,比总估值的2亿港元净增加5亿多港元,同时把今年春拍创造的6.48亿港元纪录再次刷新,成就了苏富比中国书画专场拍卖的最新成交纪录!
专场中成交最高价作品为张大千《黄山自画像》,最终以4660万港元成交。此外不乏重要私人珍藏之名作。拍品1551号徐悲鸿的《日暮倚修竹》, 估价750至900万港元,以1163.6万港元成交。这幅画为徐悲鸿1924年所作,不同于徐悲鸿一般画作中的坚强刚毅的女性形象,该作品中的主角与传统渊源较为接近,有纤细至弱的仪表。但细看其面部,却也不是很古典,更似当代妇女。因此我们有理由猜测,该画的主人公可能是取材于画家现实生活中最为熟知的人物写真。由于该画作流传的不平凡以及作品需要费心的解读,皆构成了人们强烈的占有欲望。
另外,徐悲鸿的《憩息》以1802万港元成交。《憩息》乃徐悲鸿1935年之作。悲鸿画牛,取其憨厚沉稳,不崇奢华来比喻国人淳朴笃实的民风。画中两只水牛处身树下,一侧一正、一卧一立,或卧躺休息,或低首啃草,自然而安详,是一幅农村风貎的剪影。创作手法看似工笔,但写意强烈,平淡中显其真挚。在创作这幅作品的年代,画家在画上常题写“危亡之际”的文字,表现对中华存亡的担忧,抒怀写意尽在画中。
傅抱石于1943年创作的《幽居读书图》来自北美私人收藏,是此次秋拍估价最高的一幅作品。画中重岭叠嶂、松林密聚、云霭盘曲,古松孤立处僻筑一间茅舍,一位高士闭门孤坐其中。整个画面营造了清寂和孤寂,给人无限的想象。此画估价为1200万港元至1500万港元,最终以2978万港元成交。
张大千在香港苏富比今年春拍上,可谓是领跑拍场,过千万的作品中,张大千的画作占到了三分之一。今年秋,这个势头仍然在延续。此次全场最高成交拍品便是张大千的《黄山自画像》,以4658万港元成交,大大超越估价800万至1200万港元的价格。张大千写自画像可追溯至20年代晚期,本幅《黄山自画像》创作于1961年,当时大千已逾花甲,届63岁高龄。是年正值其舍工笔而取大写意作画的转折之期,笔墨更趋雄浑豪放。大千的自画像绝大部分无添背景,唯本幅大千自处于黄山松云之中,我们没有看见大千有立足的地方,而是与景相融,整个嵌入景物之中,仙气顿生。此种处理手法极为稀有。
拍品1733号是张大千的《春云晓霭图》,最终以1634万港元成交。这幅作品的来源亦颇具故事性:藏家于1976年张大千画展上获得此画,至1978年的时候经友人介绍到摩耶精舍请大千重提。这幅作品创作于1976年,是张大千刚回国定居之初。画家以近八旬的老辣,尽情泼彩、铺排自然、虚实相济、天衣无缝,微妙中见层次,表现出画家壮心未已的豪迈。
吴冠中在最近两年的书画场上大受追捧,其作品拍卖成交总额2010年春季时为1.16亿,到了2011年春季,仅隔一年,其拍卖作品成交总额便达到了将近6亿(数据来源:雅昌市场监测中心)。这个强势显然在此次苏富比秋拍中也得到了不错的体现,此次上拍的多幅吴冠中的画作,均以高出估价数倍成交,其中1737号拍品,吴冠中设色纸本《万里长城》,估价为1500至1500万港元,最终以2082万港元成交。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也是我国的象征,画家笔下的长城更是不计其数,但是吴冠中此作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突出了长城,用意也十分明显,不满于过往见到的长城,千篇一律地置身于山峦之中,而丧失了其雄伟的本色。
预展时香港苏富比就宣称今年书画专场史上规模最大,340多件名家作品,估价就已逾两亿。近几年,香港苏富比中国书画部门的业绩逐年攀高,2010年苏富比秋拍,中国书画总成交额高达4亿港元,今年春拍时,中国书画总成交达6.48亿港元,此次秋拍在预期中又一次刷新了纪录,使中国书画再续辉煌。
亚洲当代艺术专场平稳落幕
2011年10月3日晚上6点20分,2011香港苏富比亚洲当代艺术拍卖正式开始。本场拍卖共拍出了128件拍品,总成交额达2.27亿港元,刷新香港苏富比常设当代亚洲艺术拍卖历来最高总成交额。其中张晓刚(微博)之重要作品《血缘:大家庭一号》以6560万港元高价被欧洲藏家收入囊中,成为艺术家历来拍卖成交价第二高之作品,并刷新张晓刚《血缘系列》之世界拍卖纪录。
从本场拍卖结果可见,四大天王的“魅力”仍然受到市场的追捧。像曾梵志的作品上拍8件,有5件的成交价位列成交排名前十强,占尽“半壁江山”。在10月2日晚举行的尤伦斯夜拍专场上,曾梵志作品的表现同样亮眼,《面具系列1998廿十六号》以2026万港元成为该场“标王”。现在还有国际画廊高古轩为其“加持”,看来曾梵志的未来“钱途”继续一片大好。
“四大天王”中的张晓刚同样是走势继续凌厉,继《生生不息之爱》以7906万刷新其最高的成交纪录后,本次的《血缘:大家庭一号》虽然没能如外界所料“破亿”,但最后同样是以6560万港元刷新《血缘系列》的世界拍卖纪录,成为艺术家历来拍卖成交价第二高之作品。而处于第二梯队的刘野、余友涵等艺术家,也渐渐地受到藏家的认可,在拍场上的表现不俗。如刘炜《我是谁?》和余友涵《1990-5》分别以842万和410万挤进了本次拍卖成交价前十的位置。
20世纪中国艺术专场圆满收官
2011年10月3日下午,2011年香港苏富比20世纪中国艺术拍卖正式开拍。全场共拍出113件作品,总成交额高达3.37亿港元,大幅超越拍卖前估价,这也是香港苏富比历来最高之20世纪中国艺术拍卖总成交额。其中赵无极之多件作品位列十大,包括成交价最高之《10.1.68》以6898万港元成交,刷新画家之个人世界拍卖纪录。
香港苏富比20世纪中国艺术部主管陈秀玉于拍卖后表示:“市场对苏富比20世纪中国艺术之春拍反应热烈,这让我们于今秋有幸被欧美收藏家委托拍卖一些力作。中国艺术大师赵无极巨作,全部首见于拍卖市场。赵无极为中国艺术史上的革新分子,亦为首批被国际艺坛肯定的中国艺术家,故来自亚洲各地之买家,今天争相竞投其45年艺术生涯中的杰作,当中涵盖从写实画风过渡到抽象画风、由1950至1990年代的作品,在12幅最高价拍品当中,有7幅出自赵氏之手,可见其受拥戴之程度。今天拍卖中最高价作品为抽象画作《10.1.68》,绘于画家抽象艺术创作巅峰之年,曾展于三藩市现代美术馆,记录详实,因而吸引不少于7名亚洲买家热烈竞投,最终更以6898万港元成交,远远打破艺术家个人之作品世界拍卖纪录,成绩彪炳。”
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悲喜交加
10月5日,备受瞩目的玫茵堂珍藏之二正式开拍,因为今年春季玫茵堂瓷器世纪之拍的第一次亮相多少令人有几分失望,也给当天的拍卖留下了几分悬念。如今,已是尘埃落定,玫茵堂之二也可谓是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也给苏富比全球中国艺术部国际主管仇先生在预展时所表现出的十二分信心做出了完美的回应。
玫茵堂专场总成交近5.6亿港元,41件拍品中仅7件未能成功找到买主,成交率为82%。事先,香港苏富比最为首推的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在人们预料之中为全场最高价拍品,颇为出人意料的是,1.68亿港元的成交额刷新了中国艺术品拍卖史上明代瓷器成交的最高纪录。现场拍卖竞争激烈,经过29次加价,由7500万开始中国艺术部国际主管仇国仕代替买家,通过电话加入竞投,而同时驻北京的专家亦受委托,通过电话加入竞投;双方争持不下,展开电话竞投争夺战,过程激烈紧凑,持续约10分钟,直至1.5亿港元落槌,由中国艺术部国际主管仇国仕代表的买家胜出。这件瓷器的成交给中国艺术品的亿元榜又添了一笔,同时也是唯一跻身亿元榜的明代瓷器。
紧随其后的是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的常设专场,今秋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网罗了超过270件珍罕重要的宫廷御制工艺品,总估价逾7.5亿港元(不含佣金)。如果说玫茵堂珍藏为当天的拍卖开了一个不错的头,但是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的常设专场显然没能把这个好兆头给延续下去。成交价(加上佣金后)才勉强达到预估的一半,近4.02亿港元,成交率也不甚理想。
全场唯一一件估价待询的拍品——13世纪尼泊尔鎏金铜嵌宝石度母立像,不幸未能顺利找到买家。不仅如此,之前所重推及高估价之器,如明15-16世纪戗金填漆“寿桃瑞鸟”图梅花式香几、清乾隆绿地粉彩描金云蝠花卉纹“如意万寿”绶耳瓶一对等等也均遭流拍(估价前30位的作品仅14件成交)。 但值得欣慰的是,此前仇先生所特别推荐的雍正玉玺,以高于估价的3538万港元成交。
尤伦斯夜场总成交额逾1.32亿港元
香港苏富比于10月2日晚间举行的“尤伦斯重要当代中国艺术收藏:蜕变——当代中国艺术的革新与演化”专场拍卖中,总成交额实现逾1.32亿港元,大幅超越此前的估价。
连同香港苏富比今年春季“尤伦斯重要当代中国艺术收藏:破晓——当代中国艺术的追本溯源”专拍,“尤伦斯重要当代中国艺术收藏”累计实现总成交额高达5.6亿港元,刷新当代中国艺术单一藏家珍藏之拍卖纪录。
珍贵名表专场拍出世界纪录
香港苏富比2011年珍贵名表秋拍圆满结束。此次拍卖总成交高达1.12亿港元,创苏富比全球珍贵名表拍卖历来最高总成交纪录。最高成交拍品是一枚早期百达翡丽1518型号粉红金腕表,以554万港元高价成交,刷新两项钟表世界拍卖纪录。
此乃驻任香港的苏富比钟表部环球主管田博邦加盟后主持之首场钟表拍卖,拍品总件数及总成交额均创下苏富比全球珍贵名表拍卖历来最高纪录。香港苏富比钟表部主管何若云于拍卖后表示:“本次拍卖为苏富比全球历来规模最大之珍贵名表拍卖。来自世界各地之买家热烈竞逐一系列极为珍罕难得的名贵时计,为多件珍品带来可观之成交价,当中23件拍品以逾100万港元成交;同时本场拍卖之电话及网上投标者数目亦创新高。十大最高成交拍品之买家分别来自欧洲、美洲及亚洲,反映环球钟表拍卖市场正健康及蓬勃发展。”
珠宝首饰专场刷新成交新纪录
10月5日香港苏富比瑰丽珠宝及翡翠首饰2011年秋拍总成交额高达5.1亿港元,刷新香港苏富比珠宝及翡翠首饰拍卖之最高总成交额。其中两项顶级彩钻刷新世界纪录。
一枚4.19克拉鲜彩橙钻配钻石指环以2300万港元成交创鲜彩橙钻每单位价世界拍卖纪录。另有一枚6.01克拉鲜彩蓝钻配粉红钻指环以7900万港元成交,刷新了蓝钻每克拉单位价世界拍卖纪录。
同日举行的“芳华绝代·梅艳芳珠宝手表珍藏”专场拍卖也圆满结束,43件精品全数拍出,成交率百分百,总成交额为680万港元,超出拍卖前估价逾两倍。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