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石市加强工业遗产保护 又出有力举措
近期,黄石市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大工业遗产的保护力度。
黄石是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享有“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等美誉。黄石工业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商代晚期,古人就在黄石铜绿山采铜、冶炼;三国时期,孙权在此采冶铁矿、铸造兵器;清末,张之洞在此拉开近代重工业的序幕。3000余年的工业文化积淀,使黄石保留了大量工业遗存。现已形成以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大冶铁矿露天采坑、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华新水泥厂旧址等为代表的工业遗产体系,涉及铜、铁、煤、水泥、交通等多个产业门类,分布集中、内涵丰富、保存完整,具有鲜明的矿冶文化特色,在国内十分罕见,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价值。
黄石市委、市政府对包括工业遗产在内的文化遗产十分重视,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有着光荣的优秀传统,为保护文化遗产采取了许多强有力的措施。为原址保护好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放弃了遗址下大量优质铜矿资源的开采;为保护华新水泥厂旧址,位于市中心的数平方公里旧址范围不能用于房地产开发。不仅如此,黄石市还积极主动地开展文物合理利用工作,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改善文化遗产周边的环境,并举办了矿冶文化节。目前,大冶铁矿露天采坑被评为国家矿山公园,铜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基本形成。
黄石市卓有成效的工作引起了国家文物局的高度关注。今年2月和3月,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和顾玉才副局长先后到黄石考察,对黄石工业遗产的价值和保护管理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今年5月初,国家文物局召开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座谈会,黄石工业遗产片区做为唯一一个工业遗产项目,首次被列入会议专题汇报内容,获得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作为一个新的、独特的文化遗产门类,黄石工业遗产备受瞩目并已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在国家文物局和专家的肯定和推动下,黄石市加快了黄石工业遗产保护步伐,出台了一系列有力举措。
一是召开了“黄石工业遗产片区申遗工作专家咨询会”。今年9月15日,黄石市政府会同湖北省文物局召开了此次会议,邀请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城市规划设计、矿冶科技史研究、考古研究等领域的国内知名专家到黄石实地考察,对加强黄石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推进黄石工业遗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工作积极出谋划策,进一步明确了今后黄石工业遗产保护的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
二是加强了文物规划、方案和计划的编制工作。目前,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文物保护规划和考古工作计划已经编制完成并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华新水泥厂旧址文物保护规划年内有望完成;黄石工业遗产片区申遗文本的编制工作已经启动。这些工作将为文物保护、展示、研究项目的深入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出台了《黄石市工业遗产保护暂行办法》。今年9月下旬,黄石市政府颁布了该办法,这是湖北省首个针对工业遗产保护的政府规章。该办法以《文物保护法》、《城乡规划法》等法律为根据,以黄石工业遗产的保护实践为基础,对工业遗产的含义、认定、保护机构、保护原则、保护方法、公布和退出程序等进行了规定,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该办法的出台标志着黄石工业遗产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进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规范化、科学化时期,不仅将为黄石市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提供明确具体的法律依据,而且对湖北乃至全国范围内工业遗产保护工作也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黄石市委、市政府在继承大力保护文化遗产光荣传统的基础上,本着对黄石矿冶文化资源优势的深刻认识,采取的上述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举措,对进一步提高黄石工业遗产综合保护利用的整体水平,促进黄石文化旅游发展,转变黄石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等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