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邦瀚斯2011秋拍北京预展邦瀚斯探索拍卖自我空间

   (雅昌艺术网 王歌) 邦瀚斯拍卖行2011秋拍预展于10月15日在北京国贸大酒店(国贸三期)举行。与今年春拍相比,邦瀚斯今秋所征集的拍品不管是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邦瀚斯2011秋拍北京预展视频链接


  今年春拍时,记者曾采访过香港邦瀚斯执行总裁陈楷遜先生,陈先生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令记者印象十分深刻“都在做拍卖,但邦瀚斯要寻找自己的空间”。今秋,记者再次采访陈先生时,很自然地记者便从“邦瀚斯对‘自己的空间’是如何诠释的”开始发问。


  陈先生认为,邦瀚斯目前正在逐渐的摸索一条属于自己的线路。首先是在拍品的征集上。陈先生坦言,“比起拍品的成交价,邦瀚斯更看重拍品的背景、来源。因此,邦瀚斯在选择拍品时,也是坚持其背景或者来源定要明朗、干净的原则。这样的征集准则也是我们日后拍品成交率的担保。再者是专场的设置。以中国瓷器及其它工艺品部为例,今年已经是他们第四次推出庄智博夫妇的鼻烟壶,后面还会继续推,总共有十场。除此之外,邦瀚斯今年也很有幸,征集到了好善簃主人Gerard Hawthorn夫妇所珍藏的紫砂。这些私人珍藏专场构成了邦瀚斯的一大特色,邦瀚斯在未来也会沿着这条线深入挖掘。国画、手表、珠宝亦是如此。谈及红酒拍卖,陈先生显得格外有自信,“我们是香港第一个拍卖公司开始做红酒之外,同时我们也是香港目前唯一一间有比较重要的威士忌的拍卖公司。”总的来说,不论是从拍品的征集到专场的设置,我们都会扬长避短,以彰显邦瀚斯的个性。


  雅昌艺术网:听说邦翰斯在北京要设立办事处,已经开始正式运营了吗?邦瀚斯在未来对大陆市场还会做出什么战略调整吗?


  陈楷遜北京办事处在上个月底就已经正式开始运作。 其实在北京建立办事处就是说明我们在中国大陆看到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方向,今后在中国大陆除了一些展览或者是一些跟客人沟通的工作之外,也会做一些客人的售后服务工作,也可以帮客人做一些翻译的东西,所以可以帮助大陆客户除了参加香港方面的拍卖之外,也可以帮助他们参与汉邦斯的欧洲或美国的拍卖活动。


  雅昌艺术网:即将进入2011年秋拍,全球金融市场却陷入僵局,也给艺术市场带来了一丝凉意,但是很意外的是,在陈先生眼中,这对邦瀚斯来说其实是“天赐良机”?


  陈楷遜其实这次的环球经济危机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2008年经过雷曼兄弟倒闭的洗礼之后,邦瀚斯掌握到了这样一个经验,那就是:环球金融受到冲击的时候,拍卖行业未必会受很大的负面影响。当然,我们的客户在购买时会更小心谨慎,这也就要求我们的安排和计划更细心周详。但是对于真正的收藏家来说,这反而是他们适合找到心仪之物的时候。邦瀚斯也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去征集一些较为顶尖的、较为特殊的,市场上不常见的拍品去提供给我们的客人。


  雅昌艺术网:最后,您能分享下今年邦翰斯秋拍征集成果远超春拍的原因么?另外与以往拍卖不同的是,邦瀚斯今年秋拍征集到了二十世纪及现当代艺术方面不少重量级作品,邦瀚斯是否有意新设立二十世纪或者当代艺术部门呢?


  陈楷遜:今年秋拍的征集成功一方面是邦瀚斯坚守拍品的质量,更重要的一点,邦瀚斯在今年引进了不少新的人才,新鲜血液的注入也为拍品质与量的增加出了不少力。


  当代的部门在伦敦是有的,这个部分以后会不会慢慢地投入到亚洲这一块,有待于以后的运作再去安排,暂时香港邦瀚斯还将以中国传统书画为主打,当然这也是因为我们这方面有很好的专家资源。


´,´

  从红酒到威士忌  


  视频链接


  香港邦瀚斯2011秋极品葡萄酒拍卖专场综述


  邦瀚斯2011秋拍呈献最珍稀的单一麦芽威士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雅昌艺术网:听说邦翰斯是目前唯一一家拍威士忌的公司,为什么会拍威士忌呢?威士忌的收藏和红酒的收藏有什么区别么?


  林安泰:没错,我们是第一家从2009年开始首拍威士忌的。我想我们开始拍卖威士忌是因为从红酒中得到一些启发。其实,威士忌在收藏、储藏方面都没有红酒那么麻烦,威士忌在家中可以随便摆放,安全就好;而红酒则要放在酒窖里边。而且我们在市场中观察发现,现在一些收藏家对威士忌的兴趣比红酒要大一点。


  雅昌艺术网: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并不是太好,您觉得它会对红酒的销售产生影响吗?会影响到收藏者的情绪吗?


  林安泰:其实我们今天面对的情况,跟2008年的金融危机相比,还要好很多。我们预计红酒的价钱可能会下一点点,但是不管怎么样,红酒的平均升值能力还是有的,所以说现在并没有出现很大的问题。当然我们对这次拍卖,在估价方面会小心一点,可能比以前要略微低一点。


  声明:本文版权归雅昌艺术网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雅昌艺术网”字样,纸媒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