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面条用黑瓷碗装:找回日用陶瓷的艺术之美

  本届文博会上,浙窑陶艺公园有一块展区,集中展示60多位艺术家创作的100多件陶瓷艺术品。

  浙窑陶艺公园,是拱墅区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之一,也是业界知名的陶瓷研发设计、制作展示中心。

  今天要走近的文创达人,就是浙窑公园的创办者之一,司文阁。

  前天下午,穿过公园绿色长廊,绕过一堆陶土,走进司文阁堆满各种瓷器的工作室,他客气地递过来一杯茶。

  喝茶

  的小瓷杯非常漂亮,浅绿色杯子上,留有手工拉模的痕迹,清爽又通透。

  “好看吗?如果这个手工制作的杯子卖100元,你会考虑买一个用来喝茶吗?”他笑着问。

  2008年,司文阁、刘正、周武等艺术家一起创办了“浙窑”,他们的初衷是,研究陶瓷文化,开创当代陶瓷日用器的新风潮。

  中国是陶瓷起源地。英文“China”,意思就是陶瓷。几千年来,中国人不仅把陶瓷当成一种容器,里面更蕴涵着文化、审美、情趣和生活品质。

  司文阁说,现在,欧美、日韩等国家,陶瓷日用器的创作、制造水准越来越高了,中国作为起源地,大家日常对陶瓷器反而“不讲究”了。

  据说,在日本吃乌冬面,会用黑色瓷碗来装,黑碗配上白面条,特别好看。我们煮面,多半随便找个碗,装得下就成了。

  收藏家马未都也说过,现在人们使用瓷器,常会忽视很多心理感受。比如,去赴一个宴会,大家觉得盘子很漂亮,但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感觉。最重要的感觉还是今天吃什么,至于用什么杯盘,变得不重要了。

  但是,这种感觉在古代却非常重要。

  几位艺术家的想法就是,在浙窑,除研究陶瓷艺术外,还要生产出漂亮又艺术,而且大家买得起的陶瓷日用器。

  比如说,找一些年轻的艺术家,由他们来设计、制作日用陶瓷器具,既有艺术品的美,又有日用品的价。

  如果碰上这样的产品,你愿意买吗?

  ■链接

  浙窑陶艺公园位于拱墅区通益路石祥路交叉口,石祥船坞内,园区保留了船轨、石码头等近现代工业遗存,是集研究、展示、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陶艺创作中心和展示交易中心。

  开园至今,浙窑已举办了“我的瓷陶生活用器艺术创作之旅”暨瓷陶创意大赛、“当代陶瓷日用器学术研讨会”等一大批活动。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