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物故事:《战场画报》(创刊号)
.jpg)
《战场画报》(创刊号)纵26.7㎝,横19.2㎝,为纸质。封面为彩色套印,红地上印有昂首吹号的战士和正在行进中的队伍,画的上方印有“战场画报”,下方印有“一二九师政治部出版,一九四三年一月”。扉页是黄镇同志的发刊词,之后为129师领导人的木刻肖像图和连环画故事。连环画有“平顶山战斗”、“火浇阳明堡战场”、“阳武战役剪影”、“敌特清水的暴行”、“巧杀敌人”。画报以彩色绘画和木刻印画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法,还插有摄影,剪纸等,每组画都附有文字故事或诗歌,是敌后抗日根据地图文并茂,趣味与教育融为一体的优秀刊物。
《战场画报》由八路军129师政治部主办,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信心,运用画报这种形式将部队的战斗、学习、生活等情况生动形象地告诉大家,便于部队总结经验,克服困难,鼓足干劲,取得抗战胜利而创办的刊物。早期因制版困难,画报是单张石印,不能照相制版,只能刊登木刻和线条简单的美术作品。集中报道了百团大战的消息,很有价值。1944年6月,部队领导决定出版摄影画报。129师政治部副主任黄镇指派当时129师的战地记者高帆前往晋察冀画报社请教并协助制版。高帆经化装后,腰里塞了两颗手榴弹,带着刘伯承、邓小平的信件和一叠照片,在武工队员的护送下,越过重重封锁线,从晋冀鲁豫前往晋察冀军区。在“扫荡”与“反扫荡”、“蚕食”与“反蚕食”、“封锁”与反“封锁”的对敌斗争中,高帆历尽艰辛,在晋察冀军区把照片制成铜版,带回摄影制版材料,往返40天,圆满地完成了刘、邓首长交给的任务。从此开始,《战场画报》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开始发表摄影作品,成为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抗日战争胜利后,高帆再次到晋察冀画报考察学习,在他带领晋察冀画报支援的摄影人员和器材,返回晋冀鲁豫首府邯郸后,将《战场画报》改名为《人民画报》,高帆首任画报负责人。该画报是8开张、两面印的综合性画报,以新闻照片为主。1948年10月,《人民画报》和《晋察冀画报》合并为《华北画报》,是现在《解放军画报》的前身。
1991年2月山西省文物局郝汀将这本画报捐赠给八路军太行纪念馆。1999年5月经国家一级文物专家鉴定组专家鉴定,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现陈展于八路军抗战史陈列馆第3展厅。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