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石湾陶瓷成收藏新宠

  羊城晚报讯 记者孙晶报道:随着红色经典藏品的日渐走俏,石湾陶瓷中此类精品的价格开始出现大幅上升,有的大师作品8年涨了13倍。记者昨日从广东省工艺美术品珍品馆举行的《红色情怀-刘兆津石湾陶艺作品展》上发现,红色经典石湾陶瓷升值潜力不容小觑。

  “也许是我们这一代人对于那个年代特殊的感情,也许是当前的宣传,总之在目前的收藏界已经形成一股收藏红色经典作品风。有的藏家甚至从海外回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红色经典作品。”广东省工艺美术品珍品馆馆长谭伟彬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一位收藏家不久前就专门从新加坡花了6万元购买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泽棉上世纪70年代的作品《农业学大寨》,而且还不是作者原作,只是作者参与制作的精品。由此可见这类藏品的受追捧程度。目前的收藏界对于石湾陶瓷特有的形神兼备的艺术气质大加赞誉,也令其的红色作品更加受到藏家追捧。

  举两个例子,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佛山刘氏陶艺世家第五代传人刘兆津在2003年创作的一尊限量发行的《毛主席去安源》作品,当时的发行价为4000元,现在则要5.5万元才能买到。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庄稼在2004年推出的限量版110尊毛主席像也从当年的5000元跃升为目前的6万元。

  短短七八年时间,红色经典的石湾陶瓷作品价格就有了13倍左右的升幅,其收藏魅力确实令人惊讶。原因何在?谭伟彬认为,一是这类红色经典作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作者往往要倾注更多的心血。比如一尊《开国大典》,作者光修改就耗费了两年时间;二是这类作品都是限量发行,一般也就100件左右,数量不多,价格自然会在发行后随之上升。

  那么,要收藏这类作品最需要注意的事项是什么?谭伟彬认为,最主要要看作品是否传神。红色经典石湾陶瓷作品只有做到了传神才能在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上取得更高的分数,也才有长足的升值潜力。而一般的石湾陶瓷作品一年的升值幅度也就在20%左右。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