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文官俑”首次“回家”(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是向游人亮相的秦始皇陵“文官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9月30日,游人在参观秦始皇陵“文官俑”


  经历过11年前首次露面的举世轰动后,秦始皇陵“文官俑”30日终于重新“回家”:在其出土的被命名为0006号的陪葬坑中,“列队”迎接世界各地前来观赏的游人。


  陕西省文物局30日在秦始皇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召开新闻发布会,主要内容是秦始皇陵园的9901号(俗称百戏俑)陪葬坑、0006号(俗称文官俑)陪葬坑的陈列厅建成,同时进入试运行阶段向社会公众正式开放。


  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郭宪曾说,秦始皇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国家和陕西省重点文化建设项目之一,是国家重点大遗址保护工程。它位于秦始皇陵区的核心区,南北长约2250米,东西宽约1025米,占地面积达3386亩。根据规划,公园内将建立“一院多馆”的展示体系,今天建成开放的两个陪葬坑陈列厅,将与秦兵马俑博物馆一起,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参观内容。


  据了解,俗称文官俑坑的陪葬坑位于秦始皇陵封土西南侧,北距封土约50米,平面呈东西向的“中”字形,总面积约410平方米,是一座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的陪葬坑。经考古人员2000年进行考古发掘,这个陪葬坑共出土8件袖手俑,头戴长冠、腰带处悬挂削和砥石囊,很可能是秦代文官的形象,人称该坑为文官俑坑。


  秦始皇陵的规划布局和陵寝制度,开创了中国古代封建帝王陵园典章制度的先河,对2000多年间皇帝陵寝规制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记者在新建成的陈列厅内看到,5件陶俑重新回到“出生地”,立在陪葬坑的中室之内,仿佛正在等待主人的招呼。同时,前室的清晰车迹、后室的累累马骨,也表明该坑与秦兵马俑坑在性质与用途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除了文官俑“回家”之外,还有3件百戏俑也在其新建成的陈列厅内陈列迎客。因1999年只是部分试掘,俗称的百戏俑坑没有进行完全的考古发掘工作,其具体内容尚等进一步的考古发掘与研究。


  郭宪曾说,这两座陪葬坑对外试开放前,文物保护人员已对建筑遗迹和出土文物采取了有效的科技保护措施,能够确保对外展出的文物不会受到损害。国庆佳节来临之际,希望有更多的游人能亲临文物现场,充分领略2000多年前秦朝人的聪明才智。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