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穷地方今日欲打造中国红木家具第一村

  浙江在线09月29日讯  3间店面年租金收入28万元,很多人会不以为然,但当得知这3间店面都位于农村,相信大家的下一个举动都会不约而同夸张地吐出舌头。

  昨天,在离东阳城区18公里的南马镇,有一个名叫“花园”的村庄里,租赁双方在合同上“画了押”。

  其实这个价位的店面在花园村早已司空见惯。

  这个经历600多年的风风雨雨,却一直名不符实,等米下锅的村庄,在最近30年间,从一个沾名字光的花园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花园。

  店面每间年租金高达9万元

  尽管不是所有店面都能达到3间28万元的“身价”,但在花园村普通店面也都“身价不菲”。

  厉朝勇以前是花园村西田小区的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泥腿子”,现在他已成了一个“包租公”。

  厉朝勇在并村后实施旧村改造中,拿下了沿东永一线的6间房子,如今这里是花园红木家具一条街,光底层租金就可以达到30多万元。

  “以前,村民们大多数都是靠种地生活,一年到头也赚不出钱来。”厉朝勇挠着头回忆着。

  现在不一样了,沿街的一般人家房屋租金收入就是三五万每间,有的甚至达到六七万,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厉朝勇笑着说,“就连不是沿街房的农户靠出租房一年也能赚到几万元。”

  厉朝勇说的“并村”发生在2004年10月,东阳市进行行政区域调整,花园村与周边9个行政村合并,组建了新的花园村,原10个村改成了10个小区。

  经过7年的努力,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全新大花园村。

  在花园村,像厉朝勇这样的村民还有很多。

  卢鹰飞是花园村前蔡小区村民,现在花园旅游公司上班。他家的旧房拆除后变成了小区老年活动楼,他则搬到了离原址2公里外的花园大道附近,“可以上班拿工资,又可以租房收租金,感觉像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卢鹰飞感慨说,现在他家3间房子出租给了一家小厂,一年的租金就有十几万。

  自并村以来,花园村实施旧房改造1500多户,节约土地700多亩,这使得农民房子成了香喷喷。

  事实上,花园村目前很多村民都实现了坐地生财之道,2010年,花园村村民年人均收入51600元,大大超出了全省平均水平。

  住在村里却享受着城市服务

  四星级酒店、省二星级花园粮油商贸城、美食一条街、购物广场,虽然只是个村,但花园村里也有大城市该有的设施。

  每天晚上,露天舞池都会聚集许多市民,或跟着音乐翩翩起舞,或玩玩舞池边的健身器材,累了,还有凳子休息。

  每周三和周六晚上,花园吉祥湖的音乐喷泉和水幕电影都会开放,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们。

  花园购物广场每晚都会营业到晚上九点,供村民们购买上万种商品,满足市民的日常所需。

  饿了,有夜宵。丰富的夜排档里,汇聚了各地特色小吃,一直营业到凌晨两点。

  除了好吃好玩的,还有很多的福利给村民们安排着: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地农民保险、城乡居民保险、数字电视收视费、电话月租费、建房补贴、特困补助以及奖学金制度等。

  “根本没有想到,50355元医疗费用,自己只出了12229元,老伴的病就得到了很好的治疗。”一谈起村里医院看病省钱又省力这事,花园村南山小区的郭修福见人就兴奋地说。

  今年4月初,花园村下发了通知,让他老伴成为了村里享受“除农保报销外的自费部分50%优惠”政策的第一人。郭修福说的村里医院,可是一家二级甲等医院,还是东阳、义乌、永康、磐安的农医保定点医院。

  家具城名扬全国

  “给我送点菜。”每天早上,花园村花园小区村民邵国强都会打电话找人送菜。原来,邵国强原先一直经营着一家小饭店,自从分得4间房子后,他又开了家酒店,凭借着自己和老婆10年开饭店的经验,这家酒店的生意一直红红火火,每到了吃饭时间,酒店里总是座无虚席。

  跟邵国强不一样,花园村花园小区村民邵清君则在花园红木产业链里寻到了创业的新路子。

  2009年,原本在广东从事木材销售生意的他,看到花园红木家具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嗅到商机的他毅然回到了花园村。

  如今,他已经办起了近百人规模的厂子,还在花园红木家具城一期开了家自己创立的品牌红木专营店,客商源源不断。

  “原本想在花园红木家具城二期中再设个摊位,可报名人数是摊位总数的4倍,只能空手而归。”邵清君说,“花园”村正在打造中国红木家具第一村,大家你追我赶,都想在红木这个创业平台上获得一份利益。

  为了给创业者立柱子、搭台子、建场子、赚票子,花园村两委想了许多办法。不止搭起了很多创业平台,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还选择了独特的创业产业,提供就业机会,提高村民的创业技能。

  截止到今年上半年,花园村个私企业达到了727家,税收达到了1.1亿元,成为了金华市首个税收亿元村。

  “花园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体现在富民、惠民、安民上,以新农村建设为平台来推进全民创业,进而提高花园人的富裕程度,提升花园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经济来源问题。”花园村党委书记邵钦祥看到自己村民创业的热情倍感欣慰。

  他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正是花园村民的目光远大,才抓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机遇,而且在大家辛勤拼搏的基础上,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才换得了如今翻天覆地的巨变。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