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香火龙”祭祀仪式在南宁展演

  源自乾隆年间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香火龙”祈福仪式、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嘹罗山歌28日晚间在广西南宁市良庆区展演,为当地群众带来一场壮族民俗文化大餐。


  南宁市良庆区第三届“香火龙”民俗文化旅游节当晚开幕。开幕晚会的祭窑仪式上,两条“香火龙”在20名群众列队请香后入场,之后由长老宣读《龙窑赋》为百姓祈福。隆重的“香火龙”点睛仪式后,“香火龙”舞台上蜿蜒飞舞。


  嘹罗山歌流传于南宁市部分县区,这种二声部山歌以二人对唱,或多人对唱的形式来演绎乡土生活的乐趣,因歌曲首尾出现“嘹”和“罗”字而得名,现已成为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年轻女子表演的斑鸠舞则将斑鸠的生活习性和动作模仿得惟妙惟肖,表达了民间祈求喜庆丰收、安宁吉祥的愿望。


  当晚的招牌戏“香火龙”祭祀一上演立即掀起人流涌动的热潮。由香火和藤条编织的火龙在“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龙灯牌指引下,沿五象大道祈福游街,上下翻飞,在夜空中划出光影,所到之处,鞭炮齐鸣,百姓夹道欢迎,热闹非凡。


  据悉,自清代传入南宁良庆镇缸瓦窑村的“香火龙舞”,一直流传至今,成为全国罕见的民间民俗祭祀活动。缸瓦窑村现已形成包括制陶器、烧龙窑、祭妖神,舞“香火龙”等独有的舞龙民俗文化。


  南宁市良庆区政府有关官员介绍,本届民俗文化旅游节持续三天,游客除了能够欣赏到当地老戏(邕剧)、师公戏、采茶戏、龙狮舞等传统民俗文化演艺外,还能品尝到广西及全国各地美食,以综艺活动形式领略当地花甲山、石船头、风亭湖等优美独特的景点。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