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红木与京城四少
近日,一则很劲爆的新闻就是被称为“京城四少”之一的王烁涉非法持枪被公诉,而他曾在光天化日之下,在王府井用枪指着另一个所谓的京城四少王珂。这种用“恶少”来形容更恰当的人物,勾起了很多人对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各种“四少”的追忆,特别是离现在最近的“民国四大公子”。
对民国四大公子本人是比较了解的,但是对于京城四少,听说最多的还是网络上那真真假假的花边新闻。不过对王烁这个恶少,知道他是因为一件跟红
木有关的事儿:据说他曾遥控某娱乐名人儿子,花了388万拍下一件“紫檀宫殿”赠给某女明星,虽然这些烂人烂事并不值得一提,但是紫檀可是好东西,所以记得。
说到紫檀和红木,也让本人联想到民国四大公子。所谓“民国四大公子”,公认的四个人物为:准“商二代”、中国第一大收藏家张伯驹;准“军二代”、年纪轻轻就成为少帅的张学良;准“皇二代”、中国戏曲史上奇才、末代皇帝溥仪之族兄溥侗;准“帝二代”、长诗文、工书法、善昆曲、擅鉴赏的袁世凯次子袁克文。由这四位,还衍生出一个名词民国范儿。所谓的“民国范儿”,是说他们几个虽做事也讲派头但不见蛮横,且都是真名士自风流(其中三个还是公认的艺术大家);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做事,无论是品位修养还是性情趣味,都远远高出常人一大截子,都具有凡人根本无法触及的高度。提到他们,只有让人抬头仰望到脖子酸痛的份儿。作为一个人,若以红木论,他们就是人中的“黄花梨”和“紫檀”,他们表现出的民国范儿,就像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传统红木文化璀璨、深远,让人油然而生爱慕与敬畏。
这样四个天上星星般的人物,怎么会有人把那些“恶少”一样的家伙跟他们相提并论?想想,这应该不仅是因为娱乐年代的劣根性,戳穿了,更是源于一种文化自卑感。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好的,于是都想尽量往上靠,也好显得自己也光彩些。
这就像家具行业一样,无论是塑料制品还是纤维板,都想逮机会吹嘘吹嘘自己是实木甚至是红木。其目的,不外乎自提身价兼哄人钱财。
但真正的红木制品,却还是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和与众不同的使用质感的;真的红木文化,还是可以使人包括富人或者说可以买得起红木的富人以文化熏陶的。富不等于贵,富人更不等于贵族,富人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水平、艺术修养和文明礼貌的涵养,富人最多就是个“暴发户”。富人如想再提升一下,光从绰号上往历史名人、往文化上靠,实际上是不管用的,还需要真正地沉浸其中,至少是稍微地去了解了解,学一学,才可获得进步,赢得他人一丝真正的尊敬。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