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翡翠交易

  中国的翡翠交易可以追溯至汉代。

  彼时从四川成都出发,经宜宾进入云南的昭通,经下关(大理南昭国)到德宏的瑞丽从姐告,进入缅甸的木姐南坎到八莫,再到中亚,这是其中一条;另一条路从德宏盈江县铜壁关出入缅甸密支那帕敢、坎底翡翠、黄金产区,然后直抵印度、中西亚,形成了一条 “南丝绸之路”。

  史料记载,从明代至抗日战争后期的近500年间,缅甸开采的玉石毛料几乎均运入勐卯、腾冲,一部分就地打磨加工,一部分向东,经大理、昆明;一部分进入四川宜宾到成都,或从宜宾经长江运出,再远销内地和沿海,还有一部分运向东勐即泰国的清迈、清菜。

  起初,翡翠在国内只不过是各种玉石中的一种,价格较低。

  到了乾隆晚期,身价上涨近千倍,远超其他玉石种类。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短短的20年时间里,高档翡翠的价格涨幅高达2000%。特级翡翠屡屡在拍卖会上创出天价。

  直到90年代初,因翡翠B货的出现冲击了整个市场,翡翠成品价格出现回落,大约仅相当于80年代最高峰时的三成左右。2003年非典之后,整个艺术品收藏市场出现了爆发性增长,翡翠原料价格再度上到一个台阶。

  今年3月缅甸发生地震,挖掘翡翠的人工成本上升,翡翠价格上涨在所难免。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