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件海外珍藏掐丝珐琅器亮相京城

  “错金镂彩——法国皮艾尔•梅西耶暨海外珍藏掐丝珐琅器特展”23日在保利博物馆开展。百余件海外藏家收藏的掐丝珐琅精品完整呈现了中国掐丝珐琅艺术的发展脉络。


  这批藏品多为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标准器物,记载了中国皇家珐琅器从14至19世纪500年的发展历史。其中一件乾隆年间铜鎏金珐琅转鸭荷花缸钟因会随音乐舞动格外惹人注目。缸腹部满饰缠枝花纹,缸中一朵荷花可开合。开动后,在乐曲的伴奏下,花瓣张开,花心中的童子双手随乐曲上下拍掌。该展品与故宫所藏的铜镀金珐琅转鸭荷花缸钟颇为相似,仅在体量上略小,被认定同为乾隆时期清宫造办处工匠制作。


  掐丝珐琅由于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在中国诞生之初即被皇家贵族所垄断。欧洲人最早接触掐丝珐琅是在17世纪荷兰人将其带入欧洲,但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一直到19世纪,才被欧洲的公共收藏机构和私人藏家大批收藏,进而成为一种时尚。


  据了解,此次特展是目前在华举办的私人收藏珐琅器水准最高的一次。百余件展品中有74件为已故法国著名收藏家皮艾尔•梅西耶的个人收藏。其中,半数曾参加过2003年在法国巴黎卢浮宫举办的大型中国珐琅器展览《五个世纪中国珐琅珍品展》。


  梅西耶夫人表示,自夫妇二人1988年开始收藏第一件掐丝珐琅器开始,无论家庭处于高峰或低估,都未曾舍弃这一块。其夫生前最大愿望就是希望这批承载着他的情感的藏品能回到它们原本的国度,激发更多人对中国古老文化和艺术的兴趣,今天这一遗愿终于实现。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