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私人博物馆:能吃的博物馆

汉代铜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汉代铜镜

  疙瘩楼是天津五大道上的一个著名的建筑景点,建于1937年,是意大利建筑师鲍乃弟设计。疙瘩楼得名自其外貌,建筑的外墙全部使用了琉缸砖,自然形成疙瘩,故称“疙瘩楼”。疙瘩楼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名人汇聚之处,出入这里的既有袁世凯、冯国璋、曹汝霖等风云人物,也有荀慧生、梅兰芳、杨小楼等艺术大师。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曾经把此处作为自己在天津的寓所。

  如今的疙瘩楼更以“能吃的博物馆”而闻名于津门文化界。这座博物馆是粤唯鲜集团总裁张连志先生本着以旧复旧的精神,投入极大的精力和资金,复制明清时代瓷片元素装饰疙瘩楼,使其成为一座古瓷城堡。从而打造了天津市第一家私人博物馆——华蕴博物馆。“能吃的博物馆”便是当代文化名人冯骥才先生对华蕴博物馆的美喻。

  华蕴博物馆收藏的展品就陈列在餐厅之内,囊括了从夏代至清代各个时期的石器、木器、家具、陶瓷器、铁器、青铜器、小件木器、泥塑等100多种3000余件文物,其中不乏珍品,孤品。比如绝世孤品家具——明代的红地金漆彩绘披麻灰螭龙纹大柜,年代最为久远的东汉青龙、白虎石门浮雕等。

  在浓厚的文化氛围就餐,也会有一番别有风味的感受。想象一下来此就餐的话,餐桌落座,你坐的椅子也许就是一把明代的太师椅;抬眼一看,墙上挂的赫然就是清朝哪位皇帝的圣旨。下面就请大家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去探访这座“能吃的博物馆”里的丰富文物吧。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