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展出157件兰亭系列文物(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资料


  1600多年前的一个三月初三,书圣王羲之挥毫《兰亭序》,后人争相临摹。昨日,157件兰亭文物亮相故宫午门及延禧宫展厅,其中乾隆皇帝推崇的《兰亭八柱》首次集中亮相。


  一展分两处,各藏千秋。


  故宫博物院展览部负责人马继革介绍,午门展厅像是《兰亭序》的一个普及展,汇聚的展品件件有分量,其中包括《兰亭八柱》、永和八年出土的羽觞等,分“王羲之的兰亭”、“唐太宗的兰亭”、“乾隆皇帝的兰亭”和“谁的兰亭”四部分,串起千年兰亭文化。而延禧宫的展览,以珍贵拓片为主,更为专业,方便专家学者赏析临摹。


  众多兰亭文物中,《兰亭八柱》齐聚最为引人关注。所谓“兰亭八柱”,是乾隆皇帝珍藏的8份历代书法名家《兰亭帖》墨迹,其中包括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摹《兰亭序》,乾隆御临董其昌仿柳公权兰亭诗等,合为“兰亭八柱册”。皇帝为了“一永其传”,即将一座石临流亭改建成八方重檐亭,并易以石柱,每柱刻帖一册,此即著名的圆明园“兰亭八柱”。


  在午门展厅,8幅墨宝依次铺陈展示,每一幅均是挥洒写意,长短雷同。然而,细辨才发现各有不同。“直至今日,兰亭序真迹仍未现世,一直流传着真迹随唐太宗陪葬昭陵的故事。后世临摹本除笔法有别,内容也有所不同,并不是百分百的原文‘复制’。”马继革说,“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存世墨迹中,以唐太宗时冯承素最为珍贵,专家鉴定认为这本编号为第三柱的摹本可能与真迹最为相似。”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展览主打兰亭文化,午门展厅中最为耀眼的两件展品却与兰亭无关,分别是西晋陆机的《平复帖》和东晋王珣的《伯远帖》。“《伯远帖》是三希之一,名声远播,而《平复帖》为晋代陆机书法作品,是传世年代最早的西晋名家法帖。”马继革说,“两件国宝级的文物很少展出,此展览结束后将进入保养期,最近三年内将不再露面。”


  对于展览安全,马继革表示,午门展厅的安保措施严密,有24小时值班,安防、消防设施均配置齐备。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