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男子收藏几万册族谱 欲开姓氏公园
快报记者 施向辉 摄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关于百家姓,几乎每个人都可以信口拈来。这些姓氏是怎么来的?中国最早一批姓氏是什么?或许很少人答得上来。
南京市民王耿研究姓氏30多年,他自称是鬼谷子和王羲之的后裔,还收藏了几万册族谱。“其实,中国2.5万个姓氏都是由198个姓氏演变而来的;而姓氏的爆发地是环太湖地区。当时环太湖地区的核心是南京。”王耿说,陶、方、吴、李、刘等姓氏的起源地应该就是南京。
“南京应该建一个姓氏文化公园,我有这个想法已经两年了。”王耿把这个想法写成了建议书,于前天公布在网络上。
最早的陶姓在江宁陶吴
“我其他什么书都看不下去,整天埋头研究姓氏起源。而且,我和别人研究的路子不一样,我研究的是氏族世系,是氏族文化和上古历史结合起来研究的。”王耿说,之所以对姓氏研究这么痴迷,缘于30多年前父亲生前的话。“我父亲告诉我,说我们家是鬼谷子和王羲之的后裔,让我把家谱理理清楚。”
30多年研究下来,王耿说,自己收获多多。“这么多年研究下来,我发现80%以上的姓氏诞生在环太湖地区,而当时,南京是环太湖地区的核心地带。”王耿一脸严肃不像是开玩笑,他说,南京有土生土长的姓,比如:陶姓。
现在,公认的陶姓起源地是山东的定陶。公元前500多年前,范蠡化身陶朱公带着西施,想要做隐士。当时,范蠡选择了山东的定陶,也就是今天的山东胶南。因为,当时的定陶离首都不远,这对已经是大老板的范蠡而言,信息的沟通是相当重要的。不过,王耿对这一说法不认同,他说,陶姓应该是诞生于江宁的陶吴镇。
“考古专家们曾经在江宁进行过考古发掘,发现了新时器时代的湖熟文化层。考古学家指出,这是早期氏族的聚集地。”王耿说,秦始皇之前,地名是不能变的,某个区域其实就是一个封地,是一个家族的人全部的生活依靠。当年专家们考古的地方就在禄口机场旁的昝庙文化遗址的陶东社区昝庙村,遗址为连接在一起的大小两个土墩,现存面积近一万平方米,高出地面6米左右……而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的陶东社区原属陶吴镇。
王耿说,“陶吴”应该是陶姓的发源地,比山东定陶的“陶”姓早2000多年。“只是,后来,因为发生洪水,陶氏族人都迁到了六合。”
质疑:陶姓应该起源于山东
王耿的这种说法对不对?国家图书馆的一位专家说,王耿的说法只是一家之言,不是很靠谱。就陶姓而言,现在史学家们研究到的是,应该起源于山东定陶,因为那里是尧帝的居住地,以制陶为业,因此诞生了“陶姓”。
南京的方姓比河南的早
除了陶姓是土生土长的姓外,王耿说,方姓也是南京土生土长的。第一个姓方的人叫方雷,而这个方雷是炎帝的女儿,后来嫁给皇帝做老婆的。“南京有个方山,应该就是方姓的起源地。”王耿说,现在都认为方姓起源于河南,但他研究后认为,方姓应该起源于南京,比河南的方姓还要早很多年呢。
“一个地名就是很多姓氏的发源地,环太湖地区是姓氏的爆发地。”王耿介绍说,中国第一批姓氏诞生于7000多年前,而且和道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这第一批姓氏诞生地就在现在的栖霞山。“六朝之前栖霞山叫摄山,是‘摄提氏’的诞生地。秦始皇还曾经到摄山参道,后来秦始皇又去了太湖。”“摄山”中国第一批姓氏:聂、谢、佘、社等都诞生了。
中国的第二批姓氏诞生于5000多年前,这便是陶、吴、方等姓。第三批姓氏诞生于4000多年前,是由陶姓衍生出来的王、李、刘、徐、彭等姓氏。
质疑:新时器时代还没有姓诞生
中国什么时候有了第一批姓氏?常州谱牒文化研究会会长朱炳国对王耿的观点并不太认同,他说,第一批姓是什么,什么时候有的?这没有办法考证。新石器时代,还没有姓氏诞生,姓氏的诞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新石器时代,人们都是群居的,就地取材,姓不姓只是一个符号。在古代,以国为姓的人比较多,比如吴国的人,大家都姓吴,后来繁衍多了,就迁徙到其他地方去了。
“6000年前,还是原始社会的文明,那时候还没有姓呢。” 朱炳国说,现在人们看到的家谱,其实年代最久远的应该是宋以后的。如果是宋代之前的都不是很靠谱。
建个姓氏文化公园
南京哪个区都适合
“我去年就酝酿建个姓氏文化公园,南京是当之无愧的。”王耿说,南京无论是哪个区,都适合建姓氏文化公园。比如,鼓楼区,鼓楼区的北阴阳营文化遗址特别深厚,而高淳的薛城遗址,六合在古代是堂邑国,下关区也可以。
在王耿的设想中,这个姓氏文化公园要体现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把史前遗址考古发掘的文物陈列出来,其次,要把地名来历说明白;再次,家谱中的记载也要说清楚,还有姓氏的迁徙过程等等。
在王耿的家里,由他自己编撰的姓氏谱牒书籍放满了几个书柜,而他本人收藏的古董级家谱有几万册,这些古董家谱都是王耿本人淘来的。为了让记者眼见为实,王耿拿出了几十本古色古香的族谱,这些族谱有的封面已经脱落了,每一页都泛着黄色,看上去历史悠久。最让王耿得意的是,他最近淘到了一本清朝的族谱,“应该是最大的族谱了。”王耿拿出皮尺量了量,长49厘米,宽41厘米。这本族谱是王耿在拍卖会上拍来的。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王耿把自己的想法发在了网络上,还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其中,南京市旅游园林局网络发言人回话说,感谢他的建议,已经转交到相关处室去处理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