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雕塑双年展亮相大同云冈

  近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与大同市人民政府合作举办的我国首次以雕塑艺术形式命名的“2011中国·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在山西大同市开幕。中央美术学院、中国雕塑学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毕业生优秀作品展暨第十届大同云冈文化艺术节同时在大同举行。

  第十届大同云冈艺术节,以展示大同文化形象为主题,节庆内容包括双年展、佛教文化论坛等一系列活动。此次双年展以“开悟”为主题,主要强调“以古开今,再造传统”,并举办了一系列展览和学术活动。从被提名的200位国内外雕塑家中挑选出来的来自88位雕塑家的330件雕塑作品参加参展。参展作品集中展示了当今雕塑领域的整体面貌和艺术水准。此次参展作品的雕塑材料颇为丰富,除木、石、砖、铜、钢等材料被广泛运用,皮毛、树脂、绸布等其他材料也巧妙地融入雕塑作品。作品既有历史感又有现代感。傅中望的雕塑作品《全民互动·手机》,灵活地运用绸布、玻璃钢、木、手机模型,巧妙地将材料融为一体。作品色彩明丽,主题鲜明,穿过鲜红绸布的手握着各式手机,标志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参加“大同国际雕塑论坛”的专家学者围绕大同的雕塑文脉与正在进行的城市变革及文化境遇展开学术研讨活动。2011“曾竹韶雕塑奖学金”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共有17所美术学院和地方艺术院校参与,体现了本年度中国雕塑艺术高等教育的最新成果。来自广州美术学院的杨权义,采用综合材料完成的雕塑作品《生存的痕迹》,造型古朴大方,颇具古典气质。俊美的花盆中,光秃的枝杈了无生机,然粗壮的枝干是成长的印记,生命在蜿蜒曲折中奋力成长,诉说着时光的生生不息。(侯亚文)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