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完成实地文物调查数据误差率抽样检测工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9月5日至8日,浙江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了浙江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文物调查数据误差率抽样检测工作。浙江省普查办副主任、省文物局副局长吴志强带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宫希成副所长,南京工业大学汪永平教授,浙江省普查办副主任、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小宁所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黄斌组成的工作组,在龙游县、义乌市普查办的积极配合下,圆满完成浙江省实地文物调查数据误差率抽样检测工作。国家文物局普查办刘小和副主任、滕磊亲临现场,实地指导了该省的抽样检测工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为检验实地文物调查过程中的漏登、误登数量及比例,提高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数据准确率及公信力,国家文物局普查办于2011年3月21日下发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文物调查数据误差率抽样检测指导意见》,随着各省普查数据的正式核定,普查数据误差率的抽样检测工作也逐步展开。浙江省普查办为做好普查数据抽样检测工作,根据《指导意见》精神,专门制定了《浙江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文物调查数据误差率抽样检测工作实施方案》,对该省的误差率抽样检测工作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在全省文物普查数据得到国家文物局普查办正式核定以后,立即组织实施了省普查实地文物调查数据误差率的抽样检测工作。省普查办组建了工作组,由国家文物局普查办选派的专家和省普查办专家组成。工作组在全省县级行政单位内,坚持随机、客观、匿名、公正的原则,选取了衢州市龙游县横山镇和金华义乌市赤岸镇作为抽检对象。

  9月5日至6日,7日至8日,工作组一行分别深入龙游县横山,义乌市赤岸两镇的农村山区,克服天气炎热、登录点多、工作量大等困难,对两镇的不可移动文物点进行认真检测,共检测不可移动文物506处,其中核定不可移动文物506处,误登录1处。实地检测工作完成后,经国家文物局普查办所派专家审核后,签字确认此次实地检测的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准确,真实可信。刘小和副主任和国家文物局选派的宫希成副所长、汪永平教授高度评价了浙江省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认为该省普查工作深入细致,规范标准掌握到位,新发现等普查成果突出,登记的文物总数居全国首位,要求浙江省继续做好普查报告的编制工作,把浙江有特色的普查工作充分反映到报告中去;认真做好新发现文物的保护工作,为子孙后代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浙江省文物普查办 张苹)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