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苏门达腊岛中国文化古迹
位于印尼苏门达腊岛中部的克林吉县距占碑省府400多公里。中国农历中秋前夕,在当地旅游局局长迪帝的陪同下,记者来此探寻中国历史文化的古迹。
经过45分钟的飞行,飞机降落在克林吉设在稻田中间的机场。该机场刚投入使用两个多月,早已等待在那的当地县长助理热情地迎接我们。
走出机场,举目所及,金秋时节,环山拥抱下的克林吉四周都是金灿灿的稻田。远近可见牛羊农舍,白鹭或飞翔,或陪伴田里忙于收割的农夫,一派田园风光。
迪帝局长在途中说,克林吉是个依山傍水、人口仅40余万的小县,但华人占到10%左右,其余为印尼的马来友族。当地华人和友族在这里通婚,和睦相处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进城后,迪帝带我们来到县里一条偏僻小巷,拜访名叫伊斯干达的收藏家。走进低矮简陋的民居,展现在记者面前的是成千上百种文物,既有当地古老的工艺品也有中国宋元明清的瓷器、瓷片,还有各种珍稀矿石、金银首饰,琳琅满目,令人惊叹。
伊斯干达介绍说,他自上世纪70年代喜欢上收藏古文物,目前已收集到6000多件,他指着锁在玻璃柜的几个描绘有飞龙彩釉图案的瓷盘和花瓶说,这是他最珍爱的中国瓷器。这些中国文物有的是他从当地农民手里收购的,有些是他在被挖掘的坟墓里发现的陪葬品。他的收藏知名度在占碑传开后,很多人慕名而来参观。其中有一位从廖省来的华商出价100亿印尼盾全部收购他的这些珍稀文物,但老人家一口回绝。
伊斯干达说,尽管目前家境不富裕,但他认为这些文物是当地出土的珍贵文化遗产,是他一生引以为荣、也是当地县里唯一的文化遗产,属于无价之宝,再高的价钱他也不卖。他的理想是建成一个博物馆,将这些文物展示后人,告知人们克林吉和中国人的交往历史悠久。
告别伊斯干达老人,迪帝又带我们翻山越岭沿着一条叫美兰云的河道逆流开车前行。迪帝说,这条河从克林吉湖流向占碑的母亲河巴丹哈里河,是山区克林吉县古时同外界交往的主要交通航道。从这条河里及两岸曾出土过很多中国汉、唐、宋、明年代的瓷器。目前这些中国文物收藏在雅加达国家博物馆里供人参观。
陪行的印尼考古专家庞拜推测,从这些出土的文物可判断,占碑省的美兰云是当时对外交往与贸易较为繁忙的河流,很多外国文化,尤其是中国和阿拉伯的文化随着水上贸易发展,将承载着文化内涵的各种器皿散落在这条流淌了数千年的河道两旁的百姓人家。
告别克林吉县时,夕阳已西沉。黛色的山峰后面映射着彩霞,承载着中国与印尼古远文化的美兰云河,在袅袅炊烟中向路人诉说着遥远的故事。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