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为何如此疯狂
——缅甸内比都第48届翡翠公盘揭秘
(作者简介: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云南省石产业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会长)
去年11月在缅甸新首都内比都举办的首届玉石公盘以其高昂的价格和一块1.8亿元天价冰种紫罗兰翡翠原石的诞生,标志着翡翠毛料市场已进入价格狂飙的新时代,今年3月刚刚落幕的第48届(内比都第二届)玉石公盘,更是以难以置信的成交价和天量的成交额上演了翡翠独有的价格疯涨,使珠宝界大为惊讶和茫然!
一、创造四项历史记录的一届公盘
缅甸第48届玉石、宝石和珍珠拍卖会(Forty-eighth Myanma Jade, Gems & Pearl Emporium,俗称“公盘”),也是新首都内比都的第二届公盘,于3月10日一22日在新近落成的宝玉石公盘馆举行,由缅甸联邦政府矿业部和缅甸宝玉石公盘委员会举办,为期13天,前四天是珍珠和彩色宝石看标开标,后9天是翡翠和其它玉石交易,其中前5天开暗标、后4天开明标。本次拍卖会创下参展玉石数量、参加人数、单份翡翠拍卖价格、总成交额四项历史记录。
本次参展玉石毛料多达16926份,重6838吨,是自1964年首开公盘以来展出份数最多的一次。有暗标16601份、明标325份。展出的上好翡翠原石明显比上一届多;参加人数达12000人,历届之最,其中大陆客商4700余人,占39%。缅甸本国商人7000余名,占58%,其余为港澳台地区和泰国、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商人。本次参加人员一改往常中国人占大多数的局面,出现众多缅甸本土商人的面孔。缅商中,除了卖家,仍有很多买家,说明缅商也看好翡翠的消费市场,正着手加工、延伸产业链,企图改变长期只卖原料的局面;本届明标玉石中,一份编号16754、重量112.8公斤、底价338万欧元的糯冰种正翠极品翡翠原石(一石三片),经过27轮激烈竞争,最终以33333333欧元(3.3亿元人民币,业内习惯按1欧元=10元人民币估算)天价被一中国商人夺走(见图片),也创下了公盘历史上单份翡翠拍卖的最高价格;本届公盘交投十分活跃,每天暗标封标前几小时,总能看到标箱前人头攅动、拥挤不勘,与蜂拥抢购紧俏商品没有两样。本届参展16926份玉石毛料,成交13207份,流标3719份,成交率78%,成交金额170亿元人民币,再创历史新高。成交的玉石中,中标价超过千万元人民币的有277份,超过亿元的17份(全为中国商人中标)。中标价平均高出底价7倍,平均每公斤玉石单价2486元人民币。与前几届对比看,去年3月份玉石原料1万余份,成交额30多亿元人民币。6月份玉石原料1.2万余份,成交额70多亿元人民币。11月玉石原料9157份,成交额100亿元人民币。今年3月玉石原料16926份,成交额170亿元人民币。去年3月到本届公盘历时一年,成交总额从30亿元增加到170亿元,增长近6倍,数字如此惊人,除了量上有所增加外,更主要的是由于价格飚升所致。
本届公盘以翡翠仔料原石为主,有少量山料(八三玉)、翡翠珠子、手镯及手镯半成品和边角料、以及水沫玉、黄龙玉、蛇纹石玉等。展出的玉石种类繁多也是一大特色,就连难得一见的鲍文玉也出现了(见图片)。

盛况空前的第48届玉石公盘
此次公盘有五大特点:一是参展玉石数量、参加人数、单份翡翠拍卖价格、总成交额四项均创历史记录,有望成为公盘史上的里程碑。以后的公盘要想在参加人数和参展玉石数量上超过本届仍有一定难度。二是本届公盘珠宝大亨幕后操纵明显。多数高价成交的玉石都有不显山露水的神秘后台。也不乏有名声显赫商人披甲上阵、亲自督战。三是参展人员珠宝商占绝大多数,非珠宝人士明显减少。往届出现较多的银行家、地产商、矿老板、煤老板、电老板等实力派人物也少有踪影,他(她)们大概都转去后台。四是高价翡翠的惊人价格都远超出内行的理性测算。有些中标价格咋一看像是数字游戏。比如第一高价是八个“3”。第二高价是2后面加七个“6”,第八高价编号是16895,中标价是在编号后面加三个“8”,即16895888欧元。有些内行们一致看好的石头,最后成交都超出理性测算的1一2倍。比如第一高价翡翠,业内普遍估价在1.2一1.9亿元,最后3.3亿元成交。价格虚高,珠宝商们一头雾水。五是玉石份额多而小散。此次公盘玉石份额多达16926份,许多上好的翡翠都被分为若干小份,有的一块石头切成多片,每片算一标。最小的一标有六小颗满绿翡翠,仅重30克。重量在500克以下的就有101份,重量在5公斤以下的有1282份。小份原石多,感觉公盘很零碎。
二、典型玉石介绍


第一高价:编号16754,重量112.8公斤,一块石头切成三片,底价338万欧元。中标价33333333欧元(3.3亿元人民币)。糯冰种大片带绿又带春,是手镯的上好料。业届多数标价在1.2一1.9亿元人民币。

第二高价:编号16896,重量178公斤,底价380万欧元,三块冰种高翠手镯料,裂绺少。中标价26666666欧元(2.6亿元人民币)

第三高价:编号16893,重量62公斤,底价108万欧元。为一块糯冰种半截绿上等好料,能切出多支近满绿的手环。中标价23699999欧元(2.3亿元人民币)。


编号7376,重量57公斤,246片手镯边角料,色好,底价12000欧元,成交价20000欧元(20万人民币)。

编号16410,重量1100公斤,4块鲍文玉(硬绿蛇纹石玉),底价7000欧元,中标价15799欧元(15万人民币)。
三、价格疯涨的主要原因
1、消费拉动
我国改革开放32年,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以爱玉、惜玉、戴玉为主要表现的中华玉文化源远流长。丰年美玉荒年谷。在国泰民安的盛世里,玉文化很快得到弘扬和光大。富裕起来的百姓越来越多的喜欢佩戴翡翠,广大农村也洋溢着玉文化的春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翡翠消费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自然会推高翡翠的价格。由于翡翠从原料到成品过程简单,只有物理的切削,没有化学的改变,产业链短,成品价格的市场波动与原料近乎同时。3月20号上午本次公盘的第一单亿元翡翠诞生,消息立刻传到广东,批发商在平洲、四会等地扫货屯粮。
2、热钱涌入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游资广泛聚集,在楼市调控、股市低迷、投资品种减少的大背景下,部份热钱转而投入翡翠,期待升值和高回报。近几年,无论是毛料或成品,都有不少游资介入。缅甸公盘也不例外,高价的几档玉石,价格离谱,只有热钱和非珠宝人士才可能这么出手,才会出现类似的数字游戏。进而助推了价格上涨。
3、高端收藏
在珠宝市场上,极品翡翠已不多见。一是在自然界形成的翡翠矿床中,极品非常稀少,不到万分之一,是由于极不均衡的内动力地质作用所致。二是翡翠出世七百多年历史中,大凡极品都被历朝历代的达官贵人所相中,私藏不露,世代相传。所以,市面上有些珍品,看见一次,以后就永远消失。这样就造成藏家手里的上品越来越多,市场能见到的精品越来越少。缅甸公盘里的一此精品原石,也被藏家高价买走,必然导致价格上涨。
4、资源枯竭
翡翠资源已濒临枯竭再不是危言耸听,缅甸帕敢是世界上唯一的优质翡翠出产区,经过几百年的开采,尤其是近二十年的强挖猛采,第三纪砾岩层次生矿床(最大的仔料矿类型)保有的储量已经不多,大部分场口都采到底层(黑色层),往下将触底到不含翡翠的生根基岩。从多位参加公盘的采玉人那里得知,帕敢的玉石开采规模很大,有上千个场口,几十万人,机械化程度高,开采速度快(见图片)。最深的露天采场已达400余米,按现在这样大规模无节制的开采,10年后将无玉可采。而原生矿(新坑山料)资源尚不清楚,即使有量也不能成为上好玉石,八三玉无法与仔料媲美,是由各自所处的地质环境不同所决定的。如果帕敢的次生矿采完,翡翠市场将改朝换代,将是一个B、C货充斥的市场。本届公盘刚一结束,很多采玉人纷纷返回帕敢,趁价格好,都希望多挖玉、多挣钱。物以稀为贵,翡翠价格下跌的希望渺茫。

完全机械化开采的莫西沙场口,已采至底部黑色层。
四、本届公盘的精彩故事
翡翠总是不断的缔造财富神话和传奇。这届公盘有一个真实的财富故事。在曼德勒的一位缅甸红宝石商人,因觉得红宝石生意难做,决定改做翡翠,于是在去年11月首届内比都公盘上,中标了一份价值2万欧元(20万人民币)、重约2吨的一堆翡翠砖头料,运回曼德勒后,在交湾珠宝市场将其中的一块并不起眼、重52公斤原石以700万缅币(约5万元人民币)卖出,买家仅只会倒石头,不久又以1800万缅币(约13万元人民币)卖给第三方。第三方是一位翡翠行家,喜欢琢磨石头。他将这块石头切开,惊奇的发现内部一大段水好色好,达玻璃种带绿(见图片)上等翡翠,此位精明商家将石头切成5片,在本次公盘上展销,编号16782,底价180万欧元,最终以1681万欧元(1.68亿元人民币)被中国商人买走。扣除公盘10%税收,卖家有1.5亿元收入,是他13万元成本的1153倍。这就是一个真实的神话故事。


具有传奇故事的翡翠,编号16782,成交价16810009欧元(1.6亿元人民币),列本次公盘第九高价。
五、规则的修改
对高价占玉者说不。近两年,尤其是上届公盘,少数智人用高价中标多份高档原石,占据自己名下,然后在其中选上一两份中意的拿走,余下的就放弃,损失一点保证金,这使公盘组织者和卖家都受影响。上届中标价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玉石有10份,按时付款提货的只有5份,有的已被遗弃。为杜绝此类事件发生,公盘组织者缅甸矿业部和公盘组委会在本次拍卖会上修改了交易规则,规定中标者在一个月内须交成交价10%的保证金,逾期不交视为放弃,没收报名保证金(一万欧元),不再拥有该份玉石的购买权。三个月付清余下90%的货款提货,如逾期不付款,主办方将没收10%的保证金,取消购买资格,并列入黒名单,十年不得参加公盘。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