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力加强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工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资料图片)

前不久举行的青海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修订草案)》。与会的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青海历史文化资源丰厚,目前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83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馆藏一、二、三级文物4万余件(套)。加强全省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对于促进青海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常委会组成人员一致认为,现行青海省实施文物保护法办法自1989年11月颁布并于2001年6月修正后,对保障、规范和促进青海省文物保护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青海文物保护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因此,为依法保障和促进新形势下的文物保护工作,修订办法势在必行。

青海省文化新闻出版厅厅长曹萍在关于青海省实施文物保护法办法修订草案的说明中说,2010年4月,根据《青海省人大常委会2010年立法计划》和《青海省人民政府立法工作计划》,青海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与青海省政府法制办、青海省文化新闻出版厅组成联合调研组,先后赴省内外有关地区进行了立法调研和考察学习,提出了具体的立法计划。修订草案送审稿形成后,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修订草案,经青海省人民政府第8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青海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在关于修订草案的审议意见中提出:文物保护是一项跨部门、多层级的工作。为促进各级政府将文物保护工作摆到应有位置,解决好经费等问题,修订草案在总则中明确了各级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在文物保护中的职责,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文物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落实文物保护财政拨款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的制度,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针对青海文物保护点分散、专业文物保护力量不足的情况,修订草案按照专业保护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要求,规定了文物集中地或有重要文物的乡镇政府可以设立群众性文物保护小组或聘用文物保护员。为促进形成保护文物的合力,修订草案在总则部分增加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有依法保护文物的义务,并有权检举、控告和制止盗窃、走私、破坏文物的行为”。

青海省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数民族文物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修订草案规定,县级以上文物主管部门要加强本行政区域内少数民族文物的抢救性保护,及时组织开展文物普查、修缮、征集、认定、收藏等工作,切实保护好、管理好青海这一优势文化资源。

审议中,沈何委员建议:对于不可移动文物,由哪个部门并通过什么途径来公布于众、让公众知晓,从而达到对文物的充分保护,在修订草案中应当有相应的规范;有关移动文物的鉴定、收藏和交流的问题,在当前存在很多热点和难点,应设立相应的条款加以解决,以利文物的保护、管理、流通和利用;在修订草案中要进一步完善对文物保护有功人员和单位的表彰、奖励机制,更好地调动广大群众保护文物的积极性;对文物主管部门因失职渎职行为给国家文物造成损失的,修订草案中也应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昂毛、公尚保委员建议增加对宗教文物保护的条款。官玉林、辛全伟委员建议增加个人向国家捐献文物的,国家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的规定。蔡德贵委员建议,应进一步规范文物保护对象的范围,哪些该保护,哪些不属于保护范围,应严格区分。张建国、朱华萍委员则建议,对文物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不作为等行为应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