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启动服务残障人士专项工作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自开馆以来,以其丰富的展陈内容和优质的人性化服务受到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先后荣获成都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都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称号。该馆在体现博物馆的公益性方面得到大众认可的同时,累计吸引约3万余名残障人士进馆参观。面对听说障碍这类特殊游客,仅依靠馆内的文字说明牌是难以尽解古蜀金沙独特魅力的,手语服务的缺失更是让工作人员感到无所适从,有听说障碍游客的参观质量也因此受到很大制约。
  
  为彻底解决这一长期困扰博物馆公益服务的难题,近日,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首届手语培训班在学术报告厅拉开序幕。来自开放部、票务组等相关部门的一线工作人员接受了手语技能培训。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培训班的老师为该馆新近聘用的一位聋哑工作人员。培训开始后,老师先从基础词汇入手,教授了大家一些日常用语,如:“您好”、“欢迎”、“请”、“谢谢”、“对不起”等字词,并结合博物馆服务的特点对金沙遗址博物馆、遗迹馆、陈列馆、展厅等常用字词进行了重点辅导。参加培训的工作人员全神贯注地跟着老师比划手指,一遍又一遍的练习熟记各种手势。在实战模拟演练环节,大家通过扮演残障游客、工作人员等角色,将学习到的手语知识现场运用,整个培训现场互动充分、气氛热烈。
  
  此次培训使一线员工初步掌握了手语基础知识,为日后与听说障碍游客这一特殊群体实现无障碍交流打下了基础。博物馆手语讲解词的撰写工作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预计该馆的手语讲解服务将于2011年年底正式对中外游客亮相。
  
  积极引入服务残障人士工作只是该馆扩展博物馆公益职能的第一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继续从特殊群体的视角出发,逐一解决残障人士在参观时可能面临的不便,让他们在博物馆参观过程中随时享受到和普通游客一样的参观氛围,让博物馆的公益性得到最大体现。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