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籍院士倪嘉缵及兄妹五人捐赠数百件家传藏品
新华网杭州8月31日电(记者 余靖静)艺术品市场逐年升温,中国科学院院士倪嘉缵及兄妹五人,却因循父亲倪禹功的言传身教,将包括44件文物在内的数百件家传藏品,无条件捐赠给家乡浙江嘉兴。
记者31日从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了解到,倪禹功及其子女倪嘉缵等人历年捐赠的各类藏品目前已达437件(组),经鉴定,其中三级以上文物即有44件。
以2011年为例,他们向嘉兴博物馆捐献书画作品151件(组),向图书馆捐献文献资料68件(组),共计219件(组),成为当地近半个世纪以来接受的最大规模捐赠。
倪嘉缵说:“2011年正值父亲百岁诞辰。这些藏品回到家乡,并在博物馆、图书馆发挥作用,父亲泉下当笑慰。”
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王登峰说,经鉴定,倪家捐赠品中包括了明代的徐献忠、倪元璐、文从简、褚廷琯以及清代的张熊、吴榖祥、冯登隽、潘世恩、朱汝珍、张廷济等近百位书画名家作品。
倪禹功是嘉兴籍书画家、鉴赏家,著有《嘉善近代画人搜铨》等手稿,并曾为《钱镜塘藏明代名人尺牍》作2.5万多字的考证注释。后者于2002年11月嘉德拍卖时被990万元拍出。
据了解,为保存历代艺术家赠予其先辈的书画作品,倪禹功倾其一生,甚至举家迁往上海,以避战事。他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逝世后,其妻将家传藏品陆续分送给二子三女,要求精心保存。
“父亲以求学救国为信条,让子女都受高等教育,也嘱我们学习自然科学。”倪嘉缵说。身为长子,他1958年赴苏联留学,回国后从事原子能等研究,1980年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为院士),成为当时最年轻的院士之一。
倪嘉缵说:“父亲热爱嘉兴,特别喜欢收藏嘉兴书画家的作品,还为乡邦文献的保存付出大量心血。”早在1961年,倪禹功就向嘉兴博物馆捐赠了20件书画作品。
2005年,分散于长春、北京、深圳、上海等地的兄妹五人在沪相聚时,一致同意将分散在各家的藏品汇拢起来,让其回归故里,实现父亲毕生理想。
在航天部上海仪表厂任工程师直至退休的次子倪嘉绥说:“我们兄妹五人均未从事书画艺术方面的工作,多年来对家传藏品只能做到尽力保管,捐给国家是最好的归宿。”
“我们虽算不上富裕,但有国家的退休待遇,晚年衣食不愁。大家都认为,不能受当前市场热炒书画文物等影响,尽快完成无条件捐赠。”倪嘉绥说。由于藏品较多,兄妹五人边整理、边考证、边装裱、边捐赠。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