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拟出工艺美术十二五规划
实习生 马煜娟 李慧
昨日,山西省旅游博览会在中国煤炭交易中心圆满落下帷幕。本届博览会上,标有“山西省旅游纪念品”的展区一直很受关注,孝义皮影、广灵剪纸、文水葫芦、民间布老虎等纪念品,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眼球。
山西是全国闻名的文物、旅游资源大省,发展和做大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但在我省景区难以买到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一直是阻碍山西旅游业做大做强的绊脚石。
目前,山西省工艺美术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已经向山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交,该草案一旦通过审批,将对我省旅游纪念品的推广起到积极作用。
我省旅游纪念品市场问题诸多
据中国国旅营销部工作人员任女士介绍,许多游客来山西旅行都买陈醋、汾酒等特产,却很难买到具有山西民间特色的工艺纪念品。
中国国旅办公室张主任说:“对外推广山西旅游纪念品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呼和浩特市政府曾出资创办了一间专卖内蒙古当地特产和旅游纪念品的超市,这使很多外来游客都能买到当地特色纪念品,而山西就缺少这样一个地方。”
据了解,我省旅游纪念品在景区文化与当地民间工艺方面难以结合,关键在于景区与生产企业合作开发纪念品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景区希望在卖出纪念品后再向生产企业支付相关费用,生产企业则因承担全部风险而不愿与其合作,致使旅游纪念品开发陷入僵局。
景区与生产企业合作后,生产的旅游纪念品的知识产权如何保护又是一大难题。“我们每年都会举办特色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获奖的作品将被生产并投放景区销售。但很多时候,获奖的纪念品会被他人盗用生产,使得景区和生产商蒙受损失。”山西省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生产经营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赵志坚说。
另外,旅游纪念品应该是艺术与实用相结合的,但山西的传统手工艺者忽视了纪念品的实用性,“传承、保护、创新、发展是手工艺者们应该遵循的原则,但我们的手工艺者往往只能做好前两点,忽视创新和发展。我们在一些景区能看到屏风造型的纪念品,但缺乏实用性,倒不如用相同的工艺做成笔筒更受欢迎。”
政府、景点、协会合作促发展
在此次旅博会上,有很多民间的手工艺者在现场展示技艺,他们都是受省旅游局的邀请前来。
“旅游局很重视这次会展,特别指出要现场展示技艺,让来这里观展的人都看到工艺制作的全过程,让更多人了解山西的民间手工艺制作。”一位胡姓民间艺术家说。
在山西旅游纪念品展区,有一位名叫李文俊的砖雕大师在展示自己的砖雕作品。据李文俊介绍:“旅游局邀请我们来这里参加旅博会让我们收获不小。”这次他与两家景点,包括恒山悬空寺和柳氏民居达成共800件砖雕的合作协议,并与张壁古堡达成合作意向。
旅博会组委会工作人员繁女士介绍说:“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一直是山西旅游业的软肋,所以在这次旅博会上我们设立了专门的展区,有来自大同、运城等民间工艺品的展示,旨在通过此次旅博会使旅游纪念品更好地向外推广。”
另外,在这次旅博会上,有多地的景区工作人员带着当地的旅游纪念品参加。孝义三皇庙景区的负责人柳先生表示,孝义的皮影纪念品只有在三皇庙景区能买到,这就大大局限了孝义皮影艺术的对外推广。此次博览会上他们计划与其他景点合作,如果进行顺利,广大游客很快就可以在太原机场买到孝义的皮影纪念品。
“十二五”规划草案拟建“示范园区”
在我省的“十二五”规划中,将旅游业作为了一个重要环节来抓。这为我省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大好时机。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市场调研、专家数次论证的山西省工艺美术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已向山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交。
山西省工艺美术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是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委托山西旅游纪念品协会拟定的。草案提议在太原市筹备建立山西省传统工艺创意产业示范园区,做大夏县宇达、侯马稷山和大同三个铜器基地,做强晋中、运城和忻州三个传统漆器基地等七项发展重点项目。
草案中提出,在 “十二五”期间,要积极依托协会和其成立的工艺品旅游纪念品产品研发推广中心,通过市县政府和旅游文物文化等部门联合,争取拿出一定的资金给予大力扶持,整合设计、研发和生产、销售力量,促进纪念品、工艺品、礼品的开发和创新。
山西省经信委产业政策处李志松处长表示,他们已经认真审阅过该草案,认为很有可行性,一定会尽快批准实施,批准后他们将大力支持这项工作,并与其他相关部门配合,着力实施草案中提到的七个重点发展项目。
据赵志坚介绍:“我们一直有意向建立一个山西省传统工艺的示范园区,能有一个向世人展示山西民间工艺的平台。这次借着十二五规划要将山西建成为旅游大省这一契机,拟定了这一草案,希望能对我省传统工艺美术、旅游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和示范作用。”
对于资金和土地问题,山西省经信委的李处长表示:“一旦草案获批,省经委会积极配合实施。但单靠一个部门的支持是不够的,我们会和其他相关部门联手共同促成这七个重点发展项目,同时也会委托协会草拟更加具体细致的实施方案。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推进中。”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