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重要史料《武汉战纪》手稿首次现世9月亮相嘉德四季

  日前,记者从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获悉,在九月中旬即将举行的嘉德四季第27期拍卖会中,将有辛亥革命重要史料《武汉战纪》手稿亮相,这也是此手稿首次现世,今年恰逢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相信会引发各方关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武汉战纪》手稿(封面)  图片来源:中国嘉德拍卖公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武汉战纪》手稿(目录)  图片来源:中国嘉德拍卖公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武汉战纪》手稿(正文)  图片来源:中国嘉德拍卖公司


  《武汉战纪》手稿为熊炳琦手撰,长29厘米,宽20厘米,封面墨书“武汉战纪”四字,全书共十六章、162页,约两万三千字。熊炳琦为北洋军政要员、武昌起义后,随冯国璋赴前线镇压,任第一军司令部机要参谋官。此战纪详细记录了清朝新式军队——北洋六镇开赴武汉镇压辛亥革命的历史,为现存唯一的一部由清军参战高官记录镇压武汉辛亥革命全过程的内部手稿,且以“日记式”记录了清军镇压武汉辛亥革命的全过程,对事件发生时间、状况记述精确详尽。据悉,此手稿目前估价为180万至220万元人民币。


  在该战纪中,从武昌首义后,北洋新军接命开赴战场镇压,出发前军队的组成、配备、对革命军的军情了解,主要战场的兵力部署和战斗情况,一直到南北议和双方停战,均有详细记录。以往记述辛亥革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资料,多是出自革命人士的回忆,对革命内部阵营军事情况披露较多,但对清朝新军内部的军事动向甚少提及。如: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和台湾国民党党史馆收集有关武昌起义的史料最为丰富,但类似的资料却是空白。这本手稿恰恰补充了原有史料的缺失,可以说,它是目前所见唯一一本完整记述了清朝新军参与镇压武汉起义全过程的内部军事情况手稿。撰写人熊炳琦为当时清朝新军中的中层军官,对军中诸多军事部署的情况了解比较全面和准确,更增添它的历史意义和史料价值。


  《武汉战纪》手稿之前从未曝光,此次是其首次现世。以下摘自原文第八章《大智门之攻击及汉口市街战之状况》:“混成第三协及第二镇即遵军命令,各命令所部于初七日早七时全线仍然攻击,敌军顽强抵抗,敌之山炮四十余尊炮火极盛,我步兵前进损伤甚多,革军利用租界之屏障,潜伏铁路南北横亘之路堤,我步兵及炮兵射击殊少效力渐有不支之势,幸前战线官长奋勇督战经持,至午后一时,混成第三协炮队来到于刘家庙以南村落东北端放列射击其路堤潜伏之步队,革军即行摇动后退,混成第三协方面乘机进行攻击,同时第四镇亦占领跑马厂西北端,二时半钟,革军又以优势之兵力从日租界绕行攻击第三协之方面,当时受包围渐渐摇动,而第四镇方面前方一带有水堤一带阻滞颇难进行,又无法可以赴援,混成第三协方面双方告急报告接踵而至,第四镇统制当即派参谋官奉携无论如何困难务须勉励前进之命令,驰赴前线,第七八协统领当即拔刀身先士卒,冒险越过水堤,各管带督率前线之兵奋勇争先凫水前进,入水淹没排长一名、兵本十数名,时革军射击极盛,我前线兵卒损伤亦多,当此我野炮变换阵地开始猛烈射击毙敌无算,此时在混成第三协方面之革军见我右翼前进甚猛亦渐次动摇,第三协乘机突击,至午后四时革军势力难支,全线向大智门方向退却,我军遂追击至大智门,为时已晚以是大军只占领大智门及届以北之线,革军即在刘家花园及汉口北端之线停止。”可见此手稿资料之齐备,叙述之详细实属罕见。


  撰写本战纪的熊炳琦先生(1885—1959),名炳琦,字润丞,号问梅老人,中年始以号行之,原籍山东济宁。北洋军政要员。青年时在保定入伍,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炮兵科和参谋学堂(系北京陆军大学前身)。初任北京禁卫军二等参谋官,曾三度赴日考察军事及观操演习等。1911年十月武昌起义后,随冯国璋驰赴前线镇压,任第一军司令部机要参谋官,深得冯国璋、曹锟之信任,北洋政府成立后委以直隶都督府参谋长、江苏都督府参谋长、北京陆军大学校长、直鲁豫巡阅使署参谋长等职。1921年“鲁案”发生后,会同外交使团王正廷去青岛与日本交涉,负责回收青岛租界主权,功不可没。1922年7月授为昌威将军,9月封为山东省长,同年12月1日,北洋政府成功接收胶澳商埠(青岛)行政管理权,以熊炳琦兼任胶澳商埠督办。1923年曹锟贿选总统时,他曾给予舆论与财政的支持,起到关键作用。1924年3月曹锟失败后,熊氏退出政界,转为实业, 寓居天津。1937年天津沦陷,拒绝出任伪职。新中国成立后出任人大代表。熊先生一生经历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巨大变革,许多重要历史事件与之密切相关,在他身上可以看到时代变迁的缩影。


  特别值得一提,熊炳琦先生作为当时的山东省省长兼胶澳商埠督办的身份,于1922年代表国民政府从日本青岛守备军司令比光卫手中正式接管青岛的管辖权,标志着经历过德、日两代殖民主义统治25年的这座工商港口城市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是一个重要事件。青岛是20世纪中国收回主权的第一个城市,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少有的足以振奋民族精神的外交成果,此举也令熊老载入史册。


  《武汉战纪》分十六章,均为熊老手撰,分别盖有“熊炳琦印”、“熊问梅”二印。书中有多处反复修改之处,也均出自熊老之手。


  据悉,嘉德四季第27期拍卖会将于9月14日至16日预展,17日至20日拍卖,将有中国书画、瓷器家具工艺品、中国油画、古籍善本四门类的拍品亮相,地点均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武汉战纪》手稿将同期展出,并于9月19日下午1点半上拍古籍善本专场。


  《武汉战纪》十六章内容


  第一章 第一军出师准备及兵力之编成


  第二章 革军之状况


  第三章 第一军滠口以北集中计划


  第四章 对于武汉攻势地形上战略之概观


  第五章 出师训令及滠口附近之防御


  第六章 汉口攻击计划


  第七章 滠口隘路通过及刘家庙之占领与海陆军连络法


  第八章 大智门之攻击及汉口市街战之状况


  第九章 汉口占领后兵力之配备及善后之处置


  第十章 汉阳攻击计划


  第十一章 汉口王家墩附近之战斗


  第十二章 混成第十一协之迂回运动并二道桥兵舰之战斗


  第十三章 混成第六镇于四平山、黑山、大别山一带之占领并滠口二道桥附近之战斗


  第十四章 黄陂附近革军之扰乱与混成第十九标之攻击


  第十五章 黄陂附近混成第十协之战斗及其配备


  第十六章 陷落汉阳后我军兵力之配备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