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富阳碧沼寺遗址考古调查取得重要成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碧沼寺遗址位于富阳市渌渚镇杨袁村,其东、西、北三面均环山,2011年7月20日开始,受富阳市文广新局和渌渚镇政府的委托,杭州市文物考古所与富阳市文物馆联合对其进行了考古调查。野外调查工作于8月14日结束,室内整理及初步研究工作已于8月22日完成。通过调查和初步研究,基本掌握了该遗址的范围、建筑布局和结构做法等,为下一步遗址的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遗址除部分被现代民居覆盖外,总体保存较好,发现遗迹主要有前大殿、后大殿、西侧厢房、天井、水池以及廊道等。前、后大殿均坐西北朝东南,包括大殿墙体和台阶等。厢房皆位于大殿西侧,保存较好,多为三开间,方向不一。大殿与厢房之间发现有天井及水池遗迹,各遗迹相互贯通,布局紧凑且合理。遗址内发现大量建筑构件,有柱顶石、石刻、石望柱、铭文石碑和砖雕等。根据遗址特点及出土建筑构件,结合文献记载推测,现存主要遗迹的年代应属明清时期。

  该寺院原为当地乡人建立的祠堂,东晋惠帝隆安五年(401)朝廷赐名“碧流”,后晋天福八年(943)吴越王钱氏改碧流寺为碧沼寺,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更名为宁国院。寺院建立以来历经多次的废弃与重建,尤以明清以来重建次数较多。碧沼寺文化底蕴丰富,现存有许多赞美寺院的诗句,我国著名的越剧表演艺术家徐玉兰曾在此学艺,新登中学的前身新登简易师范学校也坐落于此。(杭州历史博物馆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