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筹建工作有序开展

  近日,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筹建组人员陆续到岗,筹建工作逐步展开。为进一步完善西湖文化景观监测预警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监测平台”)建设,筹建组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与湖滨管理处、钱江管理处、凤凰山管理处、水域管理处等管理单位领导及相关人员一起座谈讨论,共商监测平台建设以及监测内容、监测标准制定等方面问题,为后申遗时代西湖文化景观的保护与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座谈中大家一致认为西湖文化景观监测平台建设有利于更全面、科学和规范地管理与保护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资源;有利于实现对西湖文化景观各类信息的科学采集和分析、研究;有利于为遗产地的动态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针对遗产监测框架和内容,大家集思广义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座谈,筹建组更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目标和方向。

  一、是进一步完善监测平台框架,理清监测思路。监测平台建设的主要依据是《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规划》和申遗文本,应进一步梳理监测内容,构建利于实施和操作的遗产监测管理软件系统。另外,监测平台建设还应与目前各管理单位已实施的监测管理工作相结合,确定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和监测周期等监测因子以及监测指标应符合目前西湖文化景观遗产的管理现状,并指导和规范今后的管理工作。为使建设的监测平台更具实用性,筹建组将进一步加强监测内容和管理需求的调研工作,针对不同监测类别,在较短时间内理清监测平台建设思路;每周召开监测平台建设例会,逐步推进监测平台建设,尽快完善监测平台的软件开发工作。
  
  二、是进一步研究管理工作难题问题,理清监测工作重点。通过与各管理单位的交流,逐步了解到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如山林防火监测面临范围广、人手少、仪器监测难度大问题;景区墓葬管理与地方风俗间存在矛盾,需进一步协调等问题。通过调研筹建组较为全面地了解了景观管理现状,部分管理难点热点问题,有利于理清监测管理工作的重点,有助于监测管理中心更加全面、高效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三、是进一步宣传与普及遗产保护管理知识。申遗成功后,很多一线管理人员都提出西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该如何保护管理等问题,世界遗产的保护与管理与此前的管理工作要求有何本质差别等,大家都普遍反映对世界遗产知识了解有限。针对这一问题西湖文化景观监管中心筹建组认为应把西湖文件景观遗产的宣教工作作为中心的主要工作来抓,通过展一展(办展览)、讲一讲(开讲座)、学一学(搞培训)等手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工作。努力把遗产管理理念普及到管理人员,以有效推动各管理单位开展后申遗时代的管理工作。

  目前西湖文化景观监测管理中心尚处于筹建阶段,监测平台也还在逐步完善中,西湖文化景观监测管理中心在各管理单位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下,西湖文化景观监测平台建设将更显成效。(杭州市园林文物局 )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